-
委婉的古琴声,茶艺师向观众演示宋代点茶道,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等步骤的优雅演示如行云流水。茶磨“以青礞石为之”,这是有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首创的,用青礞石为原料来磨茶,不仅提升茶的口感,更能有益身体健康。活动现场邀请了五位观众,将泡好的茶以茶礼奉上...
2018.05.12 07:01:00
-
0平方米,现有8只梅花鹿。鹿苑南侧与明陵路只有数米的湖水相隔,将再现“银牌鹿往来林中”的历史景观。明孝陵博物馆副馆长王广勇介绍,明太祖朱元璋建造孝陵时,就在孝陵陵区内养鹿千头,鹿的脖子上挂有银牌,上有“长生”字样,故后人称孝陵鹿为“长生鹿”或“银牌鹿”。王广勇透...
2020.07.03 07:59:00
-
向,北临秦淮河,东起江宁路,西与扫帚巷相连,全长500余米,为明朝皇家虎房原址。”巷内的一块石碑上记录着养虎巷的典故,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定都后,在御花园饲养珍禽异兽,但身躯过于庞大的动物和野性未训的猛兽都被安置在皇城之外,取名虎房、象房(今秦淮区象房村)...
2022.01.12 07:05:00
-
(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开千古茗饮之宗
饮茶风尚变革
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明代是一个开创性的时期。据史料记载,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因体恤民间疾苦,下诏罢团饼,惟令采芽茶以进。于是,兴盛于唐宋,究极工巧的团饼茶因此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以炒青工艺制作的散茶。茶...
2022.09.06 09:57:00
-
淮灯彩亦称“金陵灯彩”、“南京灯彩”,是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都说秦淮灯彩甲天下,明代更是秦淮灯彩发展的鼎盛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了显示大明一统天下的太平盛世,将元宵节增至十夜,即从正月初八开始,到十七才落灯。这是古代灯节的鼎盛时期,那时...
2022.09.06 10:00:00
-
府洪洞县人氏,尔时兄弟三人从龙有功,迁徙来徐,授军田,入卫籍,赐姓为拾。”族人传说其先祖石旺,明初来自山西洪洞县,因负责漕运,明太祖朱元璋赐“拾” 姓。
明朝档案资料《武职选簿》中,有一份天启二年四月的《新官袭职选底》,上面记载:“拾绅,年三十九岁,应州人,...
2018.03.20 15:39:00
-
唐末和黄巢一起造反,建立后梁的朱温,都是徐州人,写出“问君能有几度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南唐后主李煜,也是徐州人。
此外,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安徽凤阳,其实“祖居沛县”,明史专家吴晗在其《朱元璋传》中,直接称他为“沛人”,南京明孝陵的简介上,注明他的祖籍就在徐州...
2020.11.30 22:47:00
-
沟村,位于阜宁西南,地处盐城、扬州、淮安三市交界,旧名肖辛码头,始建于南宋,元朝时定名“青沟镇”。洪武二年(公元1368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后裔第15代子孙遭洪武赶散,赵福八一家被迫从苏州来到阜宁青沟镇落脚谋生,在镇中心开设一间以茶糕为主的“万明茶食坊”。阜宁大糕...
2018.02.05 16:05:00
-
上门讨要皂角,左艮堂都会毫不吝啬地赠送。
“听祖辈们说,有几个富商想出高价买走皂角树,都被婉拒了。”左艮堂介绍道,这棵树是其太祖筑墩搭房时种植的雌性皂角树,每到秋天硕果累累,寓意多子多孙,家族兴旺发达,后代财源茂盛,村里人都把视它为吉祥树。
“谁家想有...
2018.08.28 11:12:00
-
仅带火了定胜糕、油墩等吴江本土美食。藏在黎里古镇老街深处的金宅,正是小说《繁花》作者金宇澄的祖宅。
这座宅子里,曾居住过金宇澄的太祖母、祖母、父亲,往事如烟。幽深的巷弄、邻里间的往来交集,成为金宇澄一再书写的故事。如今,祖宅的原址之上,一座“繁花书房”即将焕新...
2024.01.09 10: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