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2条,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气,而在清明节的前两三天,一般被认为是另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寒食节。如今,寒食节已经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在古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频频出现在唐诗宋词的字里行间。在江苏各地,如今也依旧保留着一些与寒食节有关的民俗和食俗。 躲到山里的...
    2020.04.03 09:14:00
  2. 灵气,单纯中有变化,充满生命力的特征;二是引入唐代球类游艺运动,介绍步打球的起源和规则,通过相关诗词描写为观众生动描绘大唐宫廷在寒食节举行步打球比赛的场景;三是引导观众观察瓷佣的面部和着装细节,重点介绍文物带有胡人、儿童两者特征的珍贵性;四是引申文物所映射的“...
    2024.11.27 16:41:00
  3. 名诗人谢朓在江宁写过“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千古佳句。 杨万里在南京当官时就爱来江宁游历,写下一批反映江宁风光的诗作,比如《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早起秣陵镇》《路口回望方山》等,比如在这首诗 “出了长干过了桥,纸钱风里树萧骚。若无六代英雄骨,牛首诸山...
    2019.04.01 07:40:00
  4. 南京人南郊踏青图景。   晚清《点石斋画报》“白门烟景”中雨花台踏青景象。   公祭先贤忠烈,家祭祖先   中国江苏网讯 扫墓原为寒食的风俗,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祭祖扫墓成了清明的主要节俗。清及近代,清明祭扫形成定俗。   祭扫,有祭先贤、忠烈的公祭,有祭祖先宗庙...
    2019.04.04 07:22:00
  5. 丝丝相连、质地酥脆,既是一道菜品,也是一道点心,是老少皆宜的营养佳品。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淮安这一带就有人做茶馓。据考,茶馓起于寒食节禁火,用来代餐,在古时又叫“寒具”,因多与茶饮共食,后来才叫茶馓。被诗词耽误的美食家苏轼爱吃茶馓,他在《寒具诗》中写道:“纤手...
    2020.08.14 08:35:00
  6. 邀请了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的志愿者们,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清明节知识讲座。从清明节的历史起源讲起,详细阐述了它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展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讲座中,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倡导文明祭祀 在科普讲座...
    2025.04.01 17:35:00
  7. 传承润心田。活动伊始,一场《清明时节话传承》的纪录片将参与者带入千年文明的时光长廊。影片以生动的画面讲述了清明节的起源与发展,从寒食节的历史渊源到祭祖扫墓、踏青插柳的传统习俗,再到“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核,在影片中,我们看见的不只是纸灰飞扬的旧景,更植入“厚养薄...
    2025.04.02 15:15:00
  8. 承礼,共赴文明之约。金河社区举办“文明礼祭承古韵 青团飘香话新章”文化雅集,借清明契机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讲述寒食传说、踏青祭祀习俗,并倡导文明祭祀。同时,邀请亲子家庭参与青团制作活动,孩子们踊跃动手,在包裹馅料时大家创新制作方法,在温馨和谐的...
    2025.04.03 17:11:00
  9. 春归寒食,心驻清明。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关怀特殊群体,为烈士家属送去温暖,日前,张甸镇三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我们的节日”为依托,开展“文明清风拂清明,温情慰问暖人心”主题活动。 弘扬时代新风,践行文明祭祀。志愿者通过祭祀讲解、互动问...
    2025.04.03 17:22:00
  10. 暮雨涤尘迎寒食,春风化雨润兵心。为丰富辖区退役军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传递文明祭祀理念。崇川经济开发区太平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吹响民俗集结号,将红色基因植入传统节气,组织“老兵团”携手“娃娃兵”开展了“寻春逢寒食,青团寄相思”主题...
    2025.04.10 15:43:00

相关搜索 冷食品 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