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产业集群,争取试点生物制品分段生产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创新药品(医用耗材)开辟挂网绿色通道,鼓励医疗机构采购使用,支持探索开展干细胞、免疫细胞、基因治疗等技术研究和转化应用。加快智能网联和轨道交通特色发展,加强创新技术与产品示范推广,鼓励申报国家绿色智慧城轨技...
2025.01.15 15:43:00
-
中国江苏网11月22日讯 中国农学会21日组织专家对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团队培养的我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进行了技术评价。该肌肉干细胞培养肉使用第六代猪肌肉干细胞,经过前后20天的培养,重达5克。
专家认为该成果有3个突破:一是首次分离得到高纯度的猪肌肉干细胞和牛肌...
2019.11.22 07:14:00
-
“淮河流域闸坝型河流废水治理与生态安全利用关键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孙凌云教授团队项目“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大气科学学院马库库马拉教授团队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
2020.01.11 07:45:00
-
市场的转变。“那时候我就决定回国创业,专注血小板再生领域的产业化。”
成为血霁创始人前,朱芳芳是北大教授邓宏魁的学生,是斯坦福“干细胞之父”Irving Weissman实验室博士后,长期专注于干细胞领域研究。“血小板是负责止血和凝血的唯一细胞,临床上输注血小板可治疗多种疾病。...
2024.11.22 15:27:00
-
免费,包括离休干部、残疾军人、因公致残人民警察、盲人、现役军人和离退休军人、优抚对象,在本省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的个人,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公交车、有轨电车、轮渡换乘地铁,按照...
2019.03.19 08:45:00
-
1月21日,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一场充满温暖与爱的“生命接力”正在上演。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采集,奚健辉成功捐献了39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远方的一名患者点亮了生命的新希望,这份爱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只为帮助另一个生命完成重生。
今年38岁的奚健辉是启东市城南新村的...
2025.01.24 14:26:00
-
升,在她的带领下,亲人朋友也都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
有一年,孙玲去江苏省血液中心献血,临出门的时候,有医生问她是否愿意捐造血干细胞。当了解到这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时,孙玲当即同意并完成了采集。2015年,她又决定成为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
“我是一个普通的劳动...
2019.03.25 08:50:00
-
中国江苏网讯 4月2日下午2时15分左右,一袋饱含“生命种子”的17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由红十字会志愿者火速送往上海挽救一名12岁恶性血液病患儿的生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管护师方英。
护士捐献...
2019.04.03 08:23:00
-
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2018年12月18日,儿子李果硕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难度比白血病还高,唯一的治疗手段只有造血干细胞移植。父亲李启东和母亲陈娜的匹配度只有5个点,而姐姐李姿却是全相合,是再理想不过的供体。那时,18岁的李姿正奋斗在高考的第一线,和许...
2019.04.09 08:45:00
-
功的外国患者,也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第6位成功采用此方法治疗的骨髓瘤患者。2014年7月一场意外后发现患上了骨髓瘤。他先后接受了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等,但病情却不断恶化。2017年6月,Craig Chase通过网络查询到中国正在开展有关多发性骨髓瘤的细胞治疗试验时,专程到南京参加了CAR-...
2019.04.21 06: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