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天平山广为种植,形成苏州城外最大一片枫林。
从清代开始,每到晚秋,苏州的文人雅士们都会结伴去天平山赏枫,吟咏唱颂,留下大量诗文。康熙十四年秋天,江苏巡抚宋荦前往天平山游览,他的诗句生动写出枫叶颜色红黄的转换:“或绚如赪虬,或灿如黄菊。参差青松间,一一媚晴旭。”生活在...
2019.11.22 07:41:00
-
宜兴、常熟、高邮等古城的地名不但在当代家喻户晓,在古代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相比之下,“江苏”这个地名的历史倒不算太久。清康熙六年(1667),清政府将江南省分置为江苏、安徽两省。“江苏”之名取省内两座最为重要的城市——江宁(今南京)和苏州各自名称中的第一个字...
2019.12.13 08:06:00
-
南京图书馆馆藏金陵孙忠愍祠仿宋刻本,首次原大影印出版。《万历应天府志》采用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万历五年(1577)刻、万历二十年(1592)增修本,首次原大影印出版。《康熙江宁府志》(于成龙本)采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红格精抄本,此本为海内孤本,首次原大影印出版。...
2019.12.25 09:18:00
-
宵节,人们就来这里玩龙灯、买花灯,人声喧闹,形成古城早期的灯市。明代画家徐端本、清初文学家吴敬梓都曾在评事街、笪桥一带赏灯。相传康熙南巡时,也曾微服来笪桥观灯赏月。后来到了民国,笪桥灯市逐渐衰落,扎灯艺人渐渐在夫子庙聚集起来,于是灯市的主场也逐渐转移。
圆桌...
2020.09.22 18:07:00
-
景观。
未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边将建成一座码头,观众在此坐船,向南可达长江边的瓜洲,向北可达东关街码头、天宁寺御码头,进而像康熙、乾隆南巡时那样,经瘦西湖直达蜀岗平山堂,串联起扬州最具特色的运河游览线路。
“我们的目标是在开馆后花三年时间,使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2020.11.20 07:50:00
-
文化所运用的是空间符号,从历史角度讲述运河文化便与时间相关联。以纪录片《一条河,一座城》为例,第二集《商人的选择》中,开篇便展现康熙皇帝于京杭大运河旁阅视河工、兴修水利、救灾赈灾等举措,将观众带到千年运河的历史时间起点。紧接着镜头转向现代漕运以及运河疏通工作现...
2021.02.03 12:03:00
-
的本质特征,孕育了儒家哲学的齐鲁地区在这一方面是更有资格代表中国文化的。江南之所以会成为中华民族魂牵梦萦的一个对象,恰是因为它比康熙最看重的‘财赋’与‘文人’,要再多一点东西:与生产条件恶劣的经济落后地区相比,它多的是鱼稻丝绸等小康生活消费品;而与自然经济条件...
2021.03.13 06:28:00
-
从10:1缩小到3:1。内容方面,持续保障中国电视剧常规出口类型——历史剧、古装剧和武侠剧的外销推广,《铁齿铜牙纪晓岚》《白蛇传》《康熙王朝》《楚汉风云》《少林寺传奇》《李小龙传奇》等剧伴随全球范围内的“中国热”“汉语热”而热销海外。2012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夕...
2021.04.30 09:43:00
-
书中记述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他笔下的南京仍是一片盛世景象,如皇宫、大报恩寺塔、城墙、观象台等都使他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出版于清康熙七年(1668)的拉丁文版《尼霍夫中国游记》,作者约翰·尼霍夫是荷兰探险家、画家、诗人,1656年随荷兰东印度公司使节团到中国访问,将自己...
2021.12.24 07:33:00
-
害”,终成为国尽忠的一代名将。
在无锡、苏州等地的明清地方志中,老虎出没、老虎伤人的记载并不少见。例如,清代无锡《开化乡志》载,康熙年间,当地不断发生老虎咬伤乡民的事件,当地猎人组织起来,围捕老虎,为民除害。有意思的是,即便在扬州这样山地并不算多的地区,也有老虎...
2022.01.21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