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理论,也是一个关涉如何有效捍卫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议题。
何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这是一个必须首先予以厘清的关键问题。从技术层面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其实是指国家通过IP地址阻断、主干路由器关键词筛选、内容发布过滤、软件监控、计算机病毒检测、大数据跟踪分析监...
2021.08.15 11:12:00
-
了国家认同意识的传播。此外,春联中的情感表达,通过共情传播在百姓中营建国家认同意识。
(一)微观着手,具象传播
百佳春联中国家认同意识的表达多从微观层面入手,巧用窗花、烟花、福字、春字、美酒、红包等春节传统习俗来传播文化认同,这些熟悉又传统的习俗成为春节不可或缺...
2022.03.17 09:10:00
-
作为网络原住民的Z世代厂区子弟将社交平台用作记忆媒介,改变了集体记忆的建构机制,拓展了记忆研究的领域。然而,这种媒介怀旧似在集体意识层面蕴含着悖论,即媒介化社会所赋予的个体主义生活方式与封闭式厂区所形成的集体主义记忆之间的张力。该悖论既表征着社会转型期的结构性矛盾,...
2024.10.24 15:52:00
-
我们“人类体验”的范围和广度。例如当我们尝试用摄像头记录某个具体空间的环境感知信息时,这些“被感知”的信息大多并没有进入过人类的意识层面,却通过数据化的方式被摄像头捕捉——进而可以在未来被利用起来。也就是说,在21世纪媒介的运作中,大量“非意识”层面的体验正不断地被...
2024.11.07 11:40:00
-
媒介实践数据不仅囊括了用户接入时从现实社会上传的数据,也包括在元宇宙空间交互实践中所产生的社会性意义上的数据,以及生物性肉体与脑意识层面的数据信息。在不考虑数据隐私保护的技术实践中,从现有的人类网络数据信息隐私保护经验,审视元宇宙情况还是具有一定借鉴性的。虚实空间...
2022.07.28 10:22:00
-
进行交往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作为精神交往的基础设施。元宇宙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其技术的文化社会后果也最终指向精神、思想、意识等层面的交往,它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其一,元宇宙中的精神交往需要数字语言技术来支撑。在元宇宙中,传统的图像语言被抽离了,...
2022.08.02 11:39:00
-
系主任王群教授在《传媒观察》2022年第11期刊文,针对Web3.0时代具有的去中心化理念与网络意识形态蕴含的虚拟与现实结合属性,重点从技术层面提出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应对方法。文章回顾了Web3.0的概念演变过程,分析了Web1.0/2.0/3.0不同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及主要表现形...
2022.12.20 20:17:00
-
初体验,从来也不可能被完全地驯化,视觉本身必然成为主体的“一个抵抗的场域”。但是,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范式将视觉图像视为表意文本,在意识形态话语和文化层面探讨的“对霸权的抵抗”并不能透视图像时代“视觉反规训”意涵,因为这种风格性、仪式性的抵抗也最终难逃被收编的命运...
2022.11.24 09:37:00
-
源、权力争夺等多元层面重新认识数字新闻实践。
(三)创新数字新闻方法论
数字新闻方法论的创新主要包含以下操作层面:第一,在研究策略层面,有意识地串联研究对象之间的意义关系,而非不断扩增研究规模。新闻学并非一门无所不包的学说,研究对象的泛化会使得边界更趋模糊。第二...
2023.01.10 10:26:00
-
量结果显示的普遍性问题在于:相对高位的隐私察觉意识与个体在生活中隐私防守的实际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
二是宏观研究思维,即抽象层面的隐私悖论意识的关注。隐私悖论即用户表达的隐私担忧与披露个人信息行为之间的矛盾。为了判断隐私悖论是否存在,有学者使用了荟萃分析方...
2023.05.23 1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