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意泛化。
“黑名单”是信用体系建设中一项颇具威慑力的制度,应当充分保持其严肃性,不能把它当作啥都能装的“大箩筐”。信用惩戒体系被滥用,反映出有的地方在作风、能力和法治思维方面还有所欠缺。遇到问题不是花力气找准原因、查准病灶、拿出办法,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2019.08.22 07:15:00
-
年来,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4577.3万件,执结4512.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9.4万亿元,2022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
【工作亮点】联合信用惩戒体系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918万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在加强失信惩戒的同时,强化守信激励。浙江丽水法院邀...
2023.03.08 16:32:00
-
器械生产企业,开展合并检查。(国家药监局负责)
(十六)强化创新药和医疗器械警戒工作。指导督促创新药上市许可持有人建立完善药物警戒体系,主动监测、报告和分析不良反应,持续开展创新药上市后研究。基于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风险特点完善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平...
2025.01.26 16:01:00
-
部门按照共同确定的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措施,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体系。
4.坚持社会协同原则。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共同治理,通过总结、反馈、宣传等方式,扩大失信惩戒影响力和威慑力,营造良好社...
2017.02.04 17:07:00
-
产、网络资金等16类25项信息,囊括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创新财产发现机制,推行悬赏举报等调查措施。着力遏制规避执行行为,完善联合惩戒体系,会同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推进失信惩戒机制建设,采取11类150项惩戒措施,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366万人迫于惩戒压...
2019.03.20 00:59:00
-
“管理人一诺十责+法院监督约束”机制,正反双向推动破产管理人规范履职。据了解,这是全国法院系统首次建立针对破产管理人履职的监督惩戒体系。
此前,吴中区法院在办案实践中屡次发现破产管理人存在失职或懈怠行为,如部分环节耗时过长、违规使用资金账户等。《规定》通过反...
2021.07.27 13:26:00
-
友在线旁听庭审。同时,加大执行力度,保持执行威慑,开展错时集中执行68次,实施强制搜查436次,拘传被执行人723人次;完善对被执行人惩戒体系,纳入“失信黑名单”314人,限制高消费2523人次。
深化司法服务 回应群众新期待
宝应县法院持续优化司法服务,加强两个“一...
2021.02.23 15:53:00
-
发改、税务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建立常态化信用助企机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意见》,建立常态化信用助企平台,完善守信激励和信用惩戒体系,提升信用助企合力。截至9月,辖区内282家纳失企业中,262家企业退出失信名单,治理率达92.9%。
协同信息共享化。与发改、公安、...
2022.09.23 16:50:00
-
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攻坚行动。同时加强行业综合治理,加快建立完善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特别是“两卡”违法犯罪的刑事、行政、民事惩戒体系,严格落实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体责任,全力斩断“黑灰”产业链。公开举报电话,设立奖励举报经费,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举报电信网络新...
2021.05.17 0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