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9条,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结伙,多次趁夜间前往江苏省盱眙县、安徽省天长市等不同地点,采用“打钢钎”“挖盗洞”等方式盗掘四座古墓葬。经鉴定,被盗古墓葬分别是战国至汉代古墓葬、西汉早期古墓葬、战国晚期古墓葬,对研究战国晚期、西汉早期墓葬形制、当地历史,当时器物的艺术性、制作工艺的科学性等均有...
    2022.06.09 10:16:00
  2. 址、贾汪焦庄遗址等。除了早期发掘的铜山高皇庙遗址,进行过考古发掘的遗址有:焦庄遗址与石户城遗址,前者为西周早中期的居住址,后者为战国至汉代的城址。庙台子遗址主要发现的是商晚期到西周早期的中小型房址,是遗址考古的一次突破。   据了解,徐州博物馆下一步将围绕庙台子商...
    2018.01.15 10:17:00
  3. 土山二号墓之所以能“入十”,在封土中出土的4500余枚封泥可谓是最大亮点。 封泥即盖有印文的干燥泥团,为缄封公文书信之用,使用年代在战国至汉魏。公元3世纪到4世纪,随着造纸技术的改革和推广,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牍,封泥才不再流行。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021.04.20 09:40:00
  4. 文物局此前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梳理古代名碑名刻文物,遴选形成《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入选文物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文字种类包含汉文、藏文、蒙文、满文、维吾尔文等20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保管、收藏在32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21家...
    2023.07.26 16:44:00
  5.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筑牢思想根基。 走进徐州城下城遗址博物馆,刻着“彭城”二字的陶钵映入眼帘,这是考古人员从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地层里发现的;一段残存的汉代排水渠、一口保存完好的陶制内壁汉代古井,让两千多年前的徐州生动呈现;原汁原味的考古现场,再现...
    2024.02.01 10:35:00
  6. 括有“大字之祖”之称的《瘗鹤铭》碑。 据介绍,《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文字种类包含汉文、藏文、蒙文、满文、维吾尔文等20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保管、收藏在32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21家...
    2023.07.17 16:32:00
  7. 而海州知州王同题刻“飞泉”二字,字径1.3米,雄浑潇洒,苍劲有力。每逢雨季,溅雪垂虹,喷珠漱玉。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名录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文字种类包含汉文、藏文、蒙文等20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保管、收藏在32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21家文物收藏单位,全...
    2023.07.18 10:52:00
  8. 郁林观东岩壁记,北宋祖无择三言诗刻,南宋“宋四士”题刻,谭亨甫宋人诗刻,明代王同“飞泉”石刻。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名录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文字种类包含汉文、藏文、蒙文等20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保管、收藏在32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21家文物收藏单位,全面...
    2023.07.19 11:22:00
  9.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的通知,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记者梳理后发现,其中位于江苏或者收藏于江苏文博单位的“名碑名刻”就有70多处。这些古碑和题刻,记载着江苏厚重的千年历史、行政区划和城市格局的历代...
    2023.07.21 0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