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院所新成果、新项目、新机构等新生资源集聚,加快推动南京大学集成电路、东南大学“大医科”等特色学科落地建设。推动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集聚,高质量建设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开展“研投融合”、“服投联动”等模式创新,促进重大...
2025.01.15 15:43:00
-
等多种形式的融合生态推进活动,体现江苏在网络通信安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探索新经验的引领示范作用。
大会还以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建设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和江苏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重点研讨教育、...
2025.01.14 20:27:00
-
大学、浪潮集团、万达信息集团合作共建的中国(泰州)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启动。
全球五大创新生物医药科技园区齐聚中国医药城,围绕创新技术研发攻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产业服务模式、创新成果转移共享、创新产业发展环境等领域,分享园区发展经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医...
2019.09.19 07:28:00
-
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整合科技规划...
2013.11.18 09:25:00
-
创伤会场、骨与软组织肿瘤会场、运动医学会场、足踝会场、骨科护理会场等专业会议,以及骨科手术机器人、大骨节病、骨质疏松性骨折暨骨转移性肿瘤、首届“恒古杯”创伤骨科实践技能大赛总决赛、中德关节学术交流、3D打印个性化定制假体等14个专题会议,邀请到400余位国内外骨科领...
2025.03.20 11:29:00
-
"一带一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计划三年内培训国际化技能人才1万名。深化"人才飞地"建设,在新加坡、东京设立海外联络站;探索"离岸创新中心"模式,推动跨国技术转移。苏锡通园区试点"星期天工程师"制度,鼓励柔性引才。构建"城市大脑"人才大数据平台,实现人才需求预测、政策智能匹配。推...
2025.04.21 10:02:00
-
量安全、农业农村经济五大特色学科建设;在我市惠山区阳山镇打造科研试验基地,积极开展水稻、蔬果等农产品种植研究,加快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无锡转移转化。同时还将强化人才招引,着力构建高层次、专兼结合的科研人才队伍,努力将省农科院无锡分院打造成为长三角一流、...
2023.03.24 11:22:00
-
如WEP水环境修复系统在单位水体的运行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20%~40%,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国内多地得到应用。
“引进来”+“走出去”,升级模式走向全国
在深圳的天安云谷产业园里,由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和国合基地共同建设的“一带一路”环境技术转移与产业孵化器运营步...
2023.09.19 14:58:00
-
合服务平台,是我市加强创新资源供给、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重要举措。
中心以线上、线下平台建设为抓手,整合创新资源,探索技术转移转化的有效模式和科技服务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线上征集企业技术需求286项、企业投融资需求274项、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及在...
2018.04.26 10:10:00
-
队长王道发说,帮扶工作队持续强化对2020年已完成产业帮扶项目的持续指导和跟踪,探索后续产业的培育与延伸,通过科技下乡、产学研合作等技术转移模式,加快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乡村,让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发展成果,同时强化与后方单位交流与沟通,共同落实好...
2021.05.19 1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