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夏季本省高温热害形势严峻,从各地调查的情况看,由于今年上半年气象条件适宜,河蟹长势喜人,抗灾能力相对较弱。目前高温主要地河蟹摄食量下降,生长减少,如昆山市河蟹已基本完成第四次脱壳,遭遇如此强烈的持续高温,螃蟹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另外,持续高温对于水质也有影响...
2017.07.28 09:11:00
-
亩放800只螃蟹和2000尾鲈鱼混养,可产螃蟹50公斤、鲈鱼1000公斤,亩均效益1万元。孙建国说,“蟹鲈双养”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通过鲈鱼摄食吃水草的水螟蛾,使得水草长势好、水质清新,利于螃蟹的生长、降低发病率;另一方面鲈鱼的粪便促进螺蛳繁殖,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解决了...
2019.07.01 07:23:00
-
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我们约定附近田里种的稻子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维持原生态生长,虽然亩产只有三四百斤,但为鸟类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摄食来源。”张建国说。
“对池杉湖,我们和来安坚持‘共享、共建、共保、共赢’的模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六合区程...
2019.08.05 08:57:00
-
蟹塘就像一面透明的玻璃,阳光直射下来,水温升高。记者了解到,螃蟹是变温甲壳动物,其生长适宜水温为15~25℃。在水温超过30℃时,螃蟹摄食量下降,水温持续超过33℃时,会出现螃蟹大量夜间离水上岸,不吃食,无法正常生长蜕壳,从而出现伤亡。
今年螃蟹收成如何,是蟹农们最关心...
2022.08.18 07:07:00
-
个月才蜕完第五壳,好多第五壳还蜕不出来,导致死亡率高、产量变低。
苏南地区也面临相似情况。今年,苏南螃蟹塘口情况并不乐观,活着的摄食下降。持续高温使蟹塘的伊乐藻死亡腐烂,环境恶化加剧螃蟹发病。
面对高温,不少产区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因地制宜,通过各种方法补救。“今...
2024.10.28 07:11:00
-
鲢鳙密度达50g/立方米时,不会暴发蓝藻水华。
经过此次网箱养殖试验后,绝大部分鱼苗会再次投放太湖,少部分鱼苗将被解剖,进一步对鱼体摄食的藻类以及体内氮、磷等含量进行精准分析,以便得出对生态有利的最佳放流比例和密度,最终实现渔业对生态的调控。
通过渔业调控提升水生...
2022.06.09 15:20:00
-
体的蓝藻密度。再通过科学捕捞,将固定在鱼类生物体内的氮、磷元素从湖体中移出,有利于太湖治污。到明年底,这些鱼可长到三四斤,预计可摄食藻类600万斤以上。
现场看到,等待放流的白色水箱内,一条条灰黑色、长约20厘米的花白鲢鱼在水里灵活游动,不时发出“泼剌”的水声。市农...
2022.12.13 14:34:00
-
的抵抗力。不同的季节,锦鲤的饲养方法也不同。
“锦鲤的饲料投喂应遵循定量定时、定质定位的原则。”刘经理说,定量也要根据鱼儿的摄食情况、性成熟程度、养殖水质情况作适当的调整,通常情况下,每次投喂量应以鱼儿5—10分钟内吃完为宜。定时是指每天投喂2次,通常早8:30到9...
2017.06.09 10:52:00
-
声称自己肠胃不适,终夕唯以饮料应酬。而且我不喜欢吃豆腐,更讨厌素鸡、素鸭,所以我吃的几乎完全是蔬果,在营养学上,我是最不均衡的摄食者。但是我亲自操作家事,平均每年讲演一百余场,旅游一两个月。除了几十年来跌倒、扭伤的外科毛病外,我很少生病。而吃素,我已经吃了九...
2017.09.30 16:41:00
-
的农业生产基地。“虾稻共作神奇之处在于其形成了生态种养的‘完美搭配’,小龙虾疏松表层土壤,排泄物补充稻田养分,而且龙虾可以在田间摄食水稻害虫及其虫卵。这样基地不需要使用任何农药,产出的水稻按绿色生态标准生产,全程不使用农药杀虫,按‘盐阜虾田稻’生态‘虾田香’米...
2019.05.07 16: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