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或违法的,应该首先依法提起执行异议、复议。经过法定执行异议、复议程序审查后仍不服的,或者因为客观原因无法通过执行异议、复议程序救济权利的,可以再申请执行监督。该类案件为审查类执行监督案件,由执行裁判部门(执行裁判庭)负责办理。
申诉信访人认为执行机构存在消极...
2023.03.24 15:58:00
-
把尺子量到底”。
2019年,在省内率先推出《行政复议法律援助办法》,将法律援助延伸到行政复议领域,充分保障经济困难复议申请人的救济权利。
“剑胆琴心,人民公仆”,这是一位70多岁的复议申请人,在锦旗上对蒋磊等办案人员的赞许。
“过去,我们的复议决定在诉讼中得...
2020.09.09 14:18:00
-
定作出前,应当严格核对信息,严防错误将案外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或者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3)决定书应当严格依法送达并告知相应救济权利;
(4)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被采取单位限制消费措施后,其因私消费,并以个人财产实施...
2020.11.06 09:16:00
-
大的30名著作权人处调取版权说明,向其通报案情,但其他被盗电影的权利人很难联系上。
“对权利人来说,如果无法联系到就没办法行使救济权,对检察机关来说,如果没有权利人参与就无法查明全部事实真相。”“菠萝小说网”案承办检察官张志远说。
以往,在机制层面,没有告知...
2021.01.18 20:27:00
-
合法权益保护。落实税务规范性文件合法性、权益性审核机制,健全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维护机制,保障纳税人缴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行政救济权,严格保护纳税人缴费人及扣缴义务人信息。
(四)大力推进税务监管新体系建设
20.构建跨部门综合监管新格局。加快形成以“双随机、一公...
2021.09.13 17:15:00
-
扬善更给力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对促进公正司法做了明确细致的安排,以更好地惩处犯罪、救济权利、定纷止争——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健全司法...
2016.03.10 16:17:00
-
设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二、多元解纷更加高效。在法治建设格局中,人民法院履行的司法职责,具有化解矛盾、定分止争、救济权利的功能。各级人民法院按照“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
2021.03.05 09:12:00
-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打造“大调解、大普法、促和谐”的全新人民调解工作格局,不断努力满足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救济权利和救济方式多元化需求,不断夯实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积极探索建立“特色化”调解工作室,取得了丰硕成果。
“澄南就事”打造“司法+公...
2024.03.27 11:37:00
-
复议渠道,方便群众提起行政复议申请,做到“应收尽收”,复议案件数量比去年同期上升15.38%,有效克服了新冠疫情对人民群众行使行政复议救济权的不利影响。
适应形势解决争议。创新调查手段,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案件调查,保障当事人行政复议权利。加强复工复产过程中相...
2021.02.20 09:03:00
-
每周固定召开暖企信用修复进展通报会,统一操作规范,对符合屏蔽条件企业的及时处理,依法及时审查屏蔽失信申请,充分保障当事人信用修复救济权利。落实审慎纳失制度。根据失信规定,对初步审查符合纳失的企业发布纳失警示书,督促企业主动履行义务;针对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意愿并积...
2022.06.28 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