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的美食推荐给南京市民。
在历史上,大报恩寺一直承担着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尤其是与意大利方面,双方渊源颇深。当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此与雪浪大师辩法,是史料记载中西方天主教与东方佛教文化的第一次思想碰撞。而本次文化月也是景区将与大报恩寺文化历史相关元素请...
2017.10.29 06:33:00
-
令工部在南京宝船厂进行仿制,首批试制成功的32门佛郎机成为守卫南京城墙的利器。
自明代利玛窦游访南京以来,经晚清至民国时期,西方传教士、商人、政治家等通过书籍、版画、照片等,描绘了他们眼中的南京城墙,记录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西方人对南京、乃至对中国的认识和想...
2021.12.30 07:08:00
-
的江苏模特艺术学校校园内,一栋四层砖木结构的斑驳洋楼,在绿树掩映中,诉说着古老的往事,这里曾是徐州妇女学道院旧址。1928年,美籍传教士彭永恩夫妇创办妇女学道院。1938年5月,夫妇俩在此处设立难民保护区,被称为“徐州的拉贝”。灰暗的年月里,这对夫妇以及另外两名美国传教...
2023.06.16 11:52:00
-
长篇小说《应物兄》,是不是觉得马恩的这番话一针见血:“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而听惯豪门恩怨以及明星风流韵事时,是不是觉得如下文字力透纸背:“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
2020.09.16 16:46:00
-
南京大屠杀的早期文献,除了各种公文,民间以往公开的日记或回忆录主体,大多是第三方观察家,如在日军进入南京后,仍然留在南京的外国传教士和商人等。对难民和保护难民的行为记录,除了被纳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程瑞芳日记》外,亲历者记录中较常见的以口述史居多,因与历史事件相...
2024.01.04 11:36:00
-
需要去很多次,才能发现留存的细节。有些历史建筑的拍摄,从瓦片到内部结构,从平视到俯视,要做系统性记录。
盐城小洋楼,由美国传教士所建(位于新街西北角)——西式的多面坡顶,中式的简瓦。徐行/摄
建新巷清代瓦当。徐行/摄
建新巷清代瓦当。徐行/摄
从现...
2020.07.17 09:23:00
-
民参演,在表演中感受烈士的内心,让英烈精神更能贴近百姓。
此次公演在上次首演基础上增加了新的人物——丁香的养母怀特。女传教士怀特曾想办法到狱中劝说丁香放弃在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她去美国,以保住性命,但被丁香拒绝。这一情节的加入形象化地展现出丁香坚定的共产主...
2019.07.19 17: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