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尖”扩大普法圈,延伸服务链,书写了一个个守望相助、精准服务的动人故事。
依托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健全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只是结合文明实践深化法治乡村建设的小小缩影。南通市以法治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以落实“体系完善、基础强化、平台巩固、载体...
2020.05.09 13:47:00
-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创新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探索统筹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完善全国文明村镇测评体系。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
2022.02.23 10:54:00
-
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
2022.06.01 15:06:00
-
开展“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图像中的中华文明史迹”等系列研究,通过提炼中华艺术传统中的审美、观念、精神等多重文化价值,构建自主性的中华文明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同时,还要发挥“大系”美育作用,推动研究成果转化运用。
参观者在浙江省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观看盛世修典“中国...
2022.12.13 14:03:00
-
运作、防范金融风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作用、“1+3”重点功能区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现代社会治理,以及党的建设和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等。着眼培养又博又专、底蕴深厚的复合型干部,开展经济、政治、...
2019.03.20 01:04:00
-
红线不可触碰的理念,统筹适用刑事、民事、行政责任,促进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追究和生态修复为内容的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记者注意到,随着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资源社会危害性的逐步加深和法律规范的...
2019.09.25 01:08:00
-
署。
据了解,今年该市共确定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十项,涵盖了司法公开、职务犯罪预防、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司法救助、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文明交通工程、生态环境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法治基础建设等方面内容。对于确定十项实施项目,《通知》要求各责任单位结合自身职责,...
2014.03.14 09:01:00
-
4月29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召开,我省酝酿建立文明交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个人自律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的形成。今年在宿迁市先行试点。该体系将交通失信行为分为“一般”“较重”“严重”三等,把酒驾、醉驾、肇事逃逸、遮挡牌照、伪造牌照等行为列入其中。交...
2014.04.30 10:27:00
-
治保障。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目标,强化法治理念,提升法治思维,统筹法治力量,创新法治手段,初步探索出具有镇江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体系。一是顶层设计法治保障体制机制。二是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依法治理。三是强化了依法打击破坏生态文明的违法犯罪。四是提...
2015.04.24 09:48:00
-
发展”的理念,将“六五”普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法治南通建设重要部署,纳入政府年度考核目标,纳入机关作风建设综合考评和文明城市创建体系,为推动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全面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和以案释法制度,整合50多家市级机关部门资源,实施普法...
2016.05.31 0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