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图原就藏有翁同龢旧藏毛抄本,但江澄波过手的这些书上有毛晋、毛扆父子藏印,还有毛扆手校本,应该说比原来的藏本更好。此书也受到了国图文献学老专家赵万里先生的肯定,为此他还与江澄波在苏州有过一次长谈。
受到赵万里称赞的还有一部书,即钮树玉著《说文新附考》,手写稿本,书眉...
2021.05.14 07:30:00
-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著书立说,标新立异,彪炳史册,惠泽后世。尤其是汉代刘向、刘歆父子博览群书,编就《别录》《七略》,成为中国文献学的奠基人。清末民初的书法大家、碑帖学家张伯英,居京期间,常逛琉璃厂,慧眼识珠,为家乡购得清雍正年间的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乡贤名士...
2018.11.16 10:51:00
-
号“公益讲座”栏目予以全程直播。
10月17日(星期六)上午9:30,由徐州工程学院教授薛以伟主讲《目录学的开创者——刘向的沉浮人生与文献学贡献》。讲座将讲解“刘向的显赫家世”“刘向的沉浮人生”“刘向校理古籍文献的开创之功”“刘向著述及在经史子集的贡献”“评价与影响”等...
2020.10.15 20:23:00
-
烈的学校,能让我因压力而更努力,不给自己留余地。”
得益于广泛的阅读,备战考研期间的李伟昊接触到许多在课程中较少涉及的领域,比如文献学、文字学、音韵学等。这些看似枯燥的知识助力了他的备考,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看待文学、看待世界的角度:“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书都是经...
2022.05.06 09:58:00
-
复室,购买了修复工具和必要设备,搭建了技艺传承的平台,同时,每年派修复人员赴各古籍保护中心进行学习,不断提高修复水平。
中国古典文献学科班出身的张菲菲4年前在南京大学进行了古籍修复学习,更增强了他对古籍保护的责任感:“古籍修复中,要尽量不破坏其身上岁月洗礼留下的信...
2022.05.26 11:35:00
-
学生的教育意义。
善于继承才善于创新,只有对经典进行充分解读,才能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中心刘技鑫博士从文献学角度对文本进行逐字解读,让大家对经典创作环境和当时发挥的教育价值有了更深了解,进而引发大家对经典古为今用的思考与探索。
与会师生基...
2022.12.02 08:45:00
-
的这种‘实用’书。”
苏州大学情报学专业学生张天岚热爱文献类书籍,《书船长载江南月:文学山房江澄波口述史》《嘤其鸣矣:青年学者说文献学》《古籍整理概论》都在她的购买之列,她说,纸质书能够提供一种实质性的阅读乐趣,“读者触摸纸张,感受翻页的质感,体会阅读进度,这种...
2023.07.04 10:2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