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动记录了南京七夕“乞巧”民俗。女孩子们会在七夕来临前一天,取一个水盂盛满水,在太阳下暴晒,水面很快就起一层油膜。然后,女子们将斗蟋蟀的草截断,轻轻放在水面上,不使其沉下。草的影子在水中呈现不同形状,“如珠如伞如箭如笔”,据此来判断这个女孩子的巧拙。相传这个习...
2019.08.07 07:10:00
-
能用眼睛“记录”下荷花衰败的过程,也是一种迎接秋天到来的方式啊。
而进入白露节气后,活跃起来的昆虫,除了蚊子就是蟋蟀了。喜欢斗蟋蟀的人都知道,有一种说法叫“勇战三秋”,意思是蟋蟀在白露、秋分和寒露三个节气,斗性特别强。民间还有种说法,认为蟋蟀到了白露,眼睛就...
2017.09.08 10:12:00
-
类、豆类等。
斗蛐蛐,寒露正当令
一年一度的市级蟋蟀大赛落幕
“欧嘉康队38号胜!”10月7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对蟋蟀缠斗结束,今年的中华斗蟋蟀俱乐部联赛常州赛区的比赛正式结束。常州市蟋蟀协会会长耿健钢介绍,本次比赛从9月18日开始,共有40多位蟋蟀爱好者参加,经过预赛和决赛...
2021.10.08 09:25:00
-
都非常有特点。薛春梅告诉记者,她所制作的《百子图》融入了四季,“百子”可分为四部分:春天时,小孩子们放风筝;夏天时则是游泳;秋天斗蟋蟀;冬天点灯。整套作品春、夏、秋、冬四季交换,以造型别致、千姿百态、活泼可爱的孩童样貌,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孩童稚趣的心理...
2017.06.13 09:01:00
-
目前,扬州蟋蟀玩家最常玩的蟋蟀之一,就是油葫芦,这种蟋蟀油光铮亮,也较为好斗。
蟋蟀玩家通常有两种玩法,一是“听蟋蟀”,一是“斗蟋蟀”。蟋蟀天性孤僻,常常独居。因此,当两只蟋蟀相遇时,“一屋不容两主”发生打斗。
在蟋蟀这个“大家族”,颜色并不一定就是黑或褐,...
2022.07.18 09:44:00
-
中心中庭广场和东南广场,两块电子大屏同时直播南京首届游坊城“金陵杯”蟋蟀大赛,不少市民饶有兴趣地盯着屏幕,边看比赛边评论。
斗蟋蟀是一项非常有传统特色的竞技体育。南京人一般都把蟋蟀叫“蛐蛐”。相传公元1428年,明宣宗朱瞻基专程到南京南门外,也就是现在的中华门...
2018.10.08 10:13:00
-
真正的苏式生活。届时,“未时·茶事雅集”体验馆的“宋式点茶”、“寅时·耕读传家”体验馆的“画扇拓印”、“辰时·闲情雅趣”体验馆的斗蟋蟀、遛鸟、赏石玩花等都将在新郭老街上获得全新体验。据悉,苏式生活市集、串月民俗进校园等活动将延续至10月。
此外,“市华侨文化交流...
2021.09.27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