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1条,用时0.07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用……   独不可以舍我乎   古时,越人活动于今之浙江,卧薪尝胆,施美人计,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深、比较忍、比较狠。但越人当初也曾生猛,断发文身,不高兴就杀人。比如有一段时间,越人热衷于一项有趣的活动,就是杀他们的国王,杀了一个又一个,连着杀了三个。杀国王这件事不算有趣,有趣的是...
    2017.08.13 08:42:08
  2. 486年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始中华大动脉的第一锹时,这条人类文明史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就与这片土地结成命运共同体,断发文身的蛮荒之地,终成人口密集、盛世繁华的鱼米之乡。   与运河同生共长2500余年,川流不息的大运河至今仍是推动扬州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大...
    2018.04.27 18:38:00
  3. 没有文字,而其他国家的史料根本不会记载这些在群山中挥汗如雨的卑微匠人,因此他们已经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中,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是一群“断发文身”的人。当时中原人的理念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轻易毁伤是孝的表现,因此他们不剪发而是盘发髻。同时这里有文身的风俗,据说这样做可以...
    2018.06.15 08:51:00
  4.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孔子因此发出了流传千年的感叹,司马迁则在《史记》中饱含赞叹地记述了一个不朽的传奇:“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   往事已矣。泰伯不慕权位的礼让至德令人敬仰,他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至亲争一时之长短,这样的气度同样赢...
    2019.02.21 09:28:00
  5.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守奎此次发布新书《汉字为什么这么美》,即是在科研之余,向读者普及汉字的源与流。   如“文”字——古越人“断发文身”。一个人经过文饰而发生了变化,就成为有文化的人。“以文化之”,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觉醒、逐步走向文明的标志。   如“武”字——《...
    2020.01.12 10:36:00
  6. 信息接收习惯,塑造优质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环境。 第四,从文旅融合层面打造苏州“红色江南”经典旅游路线。山温水暖的江南历史上曾是“断发文身”“尚武果敢”的地域。细细梳理,苏州旅游路线中,具有红色印记的路线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以大运河苏州段为例,如20世纪20年代,苏州第一个...
    2021.08.20 09:20:00
  7. 是他们就在自己身上和日用器具上刻上该图腾的形状,以便得到图腾的保护。古代的吴越族就是以龙为图腾的,为显示他们是“龙”的传人,有着断发文身的风俗。 他们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祀活动,将装在竹简中的食物或裹在树叶里的食物,一面倒入水中,献给图腾神吃,一面自己...
    2022.06.03 11:56:00
  8. 谈到“吴地”,人们往往会想到富庶的江南地区。然而在3000多年前,这里还是未开化之地。直到商朝末年,周太王长子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断发文身,筑城守民,传授耕织与礼仪,这里才开始融入发达的中原文化,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太伯、仲雍奔吴”一直被认为是吴文化的起源,但所...
    2022.09.13 18:53:00
  9. 据《左传》《国语·齐语》《史记》等众多典籍记载,泰伯为揭开吴文化序幕的第一人。当年的江南吴地尚属“荆蛮之地”,泰伯来到梅里后,“断发文身,为夷狄之服”,把黄河流域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经验带到这里。他率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开凿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大...
    2023.01.21 11:03:00
  10. 据《左传》《国语·齐语》《史记》等众多典籍记载,泰伯为揭开吴文化序幕的第一人。当年的江南吴地尚属“荆蛮之地”,泰伯来到梅里后,“断发文身,为夷狄之服”,把黄河流域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经验带到这里。他率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开凿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大...
    2023.01.21 1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