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媒观察》2018年第10期发文,从新闻专业性的角度进行聚焦:匿名信息源为何在媒体中盛行?谁能知道这些信息源的真实身份?匿名信息源给新闻传播业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国际重要媒体有什么策略和规则?
2018年9月5日,《纽约时报》的评论版刊出了一篇罕见的匿名作者文章《我是特朗普政府...
2020.09.28 15:51:00
-
传播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力图重构中国文化的当代版图,延续中华文化的精神命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如何实现和推进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方面,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国内学者就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时代背景、历史脉络、现实基础、路径手段、传播内容、传播方...
2021.01.13 13:21:00
-
评为新闻传播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近年来,还先后获评江苏省双十佳期刊、江苏省十强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荣获首届和第二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等,成为新闻传播业、学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
2021.05.08 21:03:00
-
察》记者就如何更好地实现对外传播、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重构等问题,采访了邵培仁先生。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提出,无论是新闻传播业界还是学界,都需要内外兼容、古今贯通。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解决当前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2021.09.14 08:56:00
-
搜集与处理能力。具体可体现为在课内实训教学环节中,增加开设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搜集处理智能信息的实训课程。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业中的应用尚处在前期感知智能阶段,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辅助新闻从业者采集、储存与处理海量信息。在动态新闻的写作上...
2021.10.14 11:08:00
-
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2021-2022)。
近年来,先后获评江苏省双十佳期刊、江苏省十强社科期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等,成为新闻传播业、学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
目前,《传媒观察》设...
2021.11.04 10:59:00
-
键的角色——而对于非内容的社会资源的重构,算法无疑是无所不在的、智能化的基础性连接者。现在关于算法的讨论,大体上局限在平台算法对新闻业的入侵,将传媒业简单理解为传统媒体主导的大众传播业态,忽略了对算法技术所带来的传媒业功能与角色边界巨大扩张——社会的媒介化进程...
2022.05.10 14:42:00
-
知道对方在说什么,也能够沟通与对话。他认为,那才是行业共同体的常态。如今学术规范性虽然大为提高,但学界讨论的问题似乎正越来越偏离新闻传播业的现实,为研究方法和话语修辞所绑架,与行业实践渐行渐远。
高等教育专家克拉克提出漂移(drift)的概念。他认为,为获得更高威望,学科...
2022.05.24 10:07:00
-
正在革新知识生产方式,从而改变人类认知,也催生出新闻传播新模式。陈昌凤结合具体案例,从学术的视野,对策、采、编、审、发、评等整个新闻传播业务流程该如何推进数智化转型,作了深入的思考,并指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中面临的数据限制等挑战。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支...
2023.11.26 10:02:00
-
人工智能技术、超级计算机技术、北斗导航技术(美国GSP、俄罗斯格罗拉斯)、5G通讯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各项关键技术协同加持下,全球智能传播理论与实践最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第一应用场景”、“第二应用场景”和“第三应用场景”衍生出一整套智能新闻传播业务新生态(如图1)。
...
2022.09.27 1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