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2条,用时0.02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文化底蕴。但再华美厚重的建筑缺少了“人气”的滋润,就容易使人望而生畏。而古意盎然的建筑或空置或变得太现代气息,更是常常让人滋生“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惆怅之情。   不过,在西来古镇的小小的徐待诏铺,因为有徐定邦老人这样身怀技艺的工匠还在坚持经营,就让那近百年...
    2017.02.09 08:25:57
  2. 后人对前人加以补充。此次考释的意义便在于此。   其次是能给读者诸多文学启发。题黄山、咏黄山,实际上就是隔代人的同题创作。崔颢写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后人李白只能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同一题材,同一景致,画家别出心裁,争...
    2017.05.22 04:49:59
  3. 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阅读,是阅文,也是阅人和阅世。读者心到了,则可以玩味文字,可以与作者对话,在脑子里打问号。崔颢《黄鹤楼》诗头一句,一般书上是“昔人已乘黄鹤去”,可有人认为应为“昔人已乘白云去”,到底哪个属于原文?这位崔诗人是何许人哪?他处于什么时代?...
    2017.06.18 05:35:26
  4. 心到尔心。如果不能从我心到尔心,说明还是不能引起共鸣。   从诗词的传播规律来讲,我觉得传播性是检验一首诗各方面的重要标准。我讲《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古人争议也很大,严羽《沧浪诗话》说它是“古人七律第一”,但它前四句写得完全不符合七律规范,但这...
    2017.12.12 09:17:00
  5. 是一种熏陶。单先生讲过很多英雄故事,这些英雄人物及其侠义精神已经定格在一代人的记忆里,引导和培塑着人生观、价值观。   可是,“昔人已乘黄鹤去”,甚至连“黄鹤楼”都不见了。对于新生代来说,又有几人知道单田芳这个名字,知道评书这门艺术?新生代的娱乐生活,已经交给了综艺节目、...
    2018.09.13 08:27:00
  6. 是一种熏陶。单先生讲过很多英雄故事,这些英雄人物及其侠义精神已经定格在一代人的记忆里,引导和培塑着人生观、价值观。   可是,“昔人已乘黄鹤去”,甚至连“黄鹤楼”都不见了。对于新生代来说,又有几人知道单田芳这个名字,知道评书这门艺术?新生代的娱乐生活,已经交给了综艺节目、...
    2018.09.13 15:59:00
  7. 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需要指出的是,近代很多选本中常将“昔人已乘白云去”写成“昔人已乘黄鹤去”,早期版本《国秀集》《河岳英灵集》《又玄集》中都作“白云”,金代元好问编选的《唐诗鼓吹》中却开始改...
    2020.02.23 16:39:00
  8. 感到这座被封了的城市是“封不住”的。 我们住宿的酒店是一座坐落在江边的星级酒店,从酒店的窗户可以将江城的美景尽收眼底。远方巍峨的黄鹤楼在阴沉沉的天空中若隐若现,楼上的灯火此刻已经黯淡了,不禁让人想起了崔颢的那句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蜿蜒的长江如巨...
    2020.02.28 10:28:00
  9. 白是同时代人,生年不详,卒年为754年,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他留下的诗不算多,仅有数十首,但佳作不少,最著名的自然是这首《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
    2020.03.13 09:22:00
  10.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鹤驾乘风去,千年竟不归”……在中国文化长卷中,总有鹤的翩然身姿,它具端方之品性、高洁之逸气,静则风仪玉立,飞则一举千里。 1923年,春秋时期的青铜重器——一对莲鹤方壶在新郑出土,两只仙鹤展翅欲飞,给人无限...
    2022.08.18 1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