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理论。这一理论的要义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传播的分众化差异化以及在此传播环境下议程设置的分散进行多样共...
2020.11.13 16:48:00
-
视频发展进入新阶段,成为社交媒体时代重要的传播介质和文化样态。在短视频、直播成为传播主样式的当下,由于用户的“生动性偏见”和视觉显著性的作用,传统媒体开始出现视频化转向,视频内容新生态正在建立。视觉性力量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除内容生产外,深入用户生活场景,创新...
2021.03.24 08:41:00
-
知识类微博互动效果分析
经过对情绪强度与健康知识互动情况的相关性分析操作,结果显示,情绪强度与健康知识类微博的转发数量不具有相关显著性(r=0.123,p>0.05);情绪强度与健康知识的评论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347,p=0<0.01);情绪强度与健康知识点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
2021.04.19 10:22:00
-
居民政治参与,新媒介加速了政治参与的日常化
就大众媒介对于居民的政治参与而言,传统媒介使用时间与居民的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显著性较弱,究其缘由,正如卡茨与常江的访谈中提到:传统的大众媒介比如电视和报纸等主要影响是将政治转移到人们家里,这实际上是压制了政治参与...
2021.12.09 14:10:00
-
选择需要根据传播目标进行权衡。相比于正式文体的标题形式,回归分析中,疑问句式对认同效果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对互动效果的影响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感叹句式标题在10%的水平上相比于正式文体亦呈显著负面影响。结果似乎意味着在标题中使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均可能会降低认同效果...
2024.02.06 16:38:00
-
的塑造,降低该类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四)补充机制:风险心理间接影响个体风险认知
议程设置理论的前两层强调了媒体能够决定议题的显著性与属性,分别对应影响公众想什么、怎样想。而在理性-信息范式之外,当下全球风险研究已广泛关注心理与情绪状态对个体风险沟通参与的显著影...
2024.06.04 14:22:00
-
心的感觉”(访谈对象28),“媒体没有说清楚是什么情况啊。”(访谈对象01)由调查问卷数据可知,村民媒介使用情况与其不确定性感知呈现显著性相关,表明媒介呈现给公众的事件是模糊性的。多元主体与快速传播的信息源争相竞合成为风险的捕捉者与提示者,却让当事人的脆弱性与不确定...
2024.06.11 15:17:00
-
义丰”的悬念或阴谋论,以此来激发用户的“揣测”好奇心从而获得高可见性。
研究同样发现了微博平台标签所承载的不同主题特征间的可见性显著性差异,这主要体现为超级标签对于热点可见性的交替建构仪式。本研究发现两种完全不同的标签结构着热搜基础设施生态的可见性:即作为日常热点...
2024.06.27 11:35:00
-
信、抖音等,都作为“平台”而成为中国互联网活动直接而可见的发生场域。“移动平台”“支付平台”等细分的中观“平台”,在公共话语中的显著性迅速增强,“平台经济”成为互联网商业的重要模式。
(二)商业力量主导的垄断性技术隐喻
分析这一时期的互联网技术隐喻可见,“平台”...
2024.08.27 12:02:00
-
99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在原邮电部、电子部的基础上组建信息产业部,进一步深化政企分离要求。
面向社会大众的互联网技术得到显著性的突破,提高了互联网企业落地的可行性。1993年3月,NCSA(美国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发布第一个面向普通用户的Mosaic预览版浏览器,其最...
2024.08.29 1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