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迷的景观。“颜值崇拜”现象并非今天独有,爱美之心,古已有之。古有“掷果盈车”受人追捧的美男子潘安、才华横溢为人称道的美男子嵇康和曹植,今有粉丝无数、出场即引发轰动的明星偶像。
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助力,既让人们能够实时发现美、欣赏美,又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着人们的价值观...
2022.11.03 10:32:00
-
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出生于江苏或活动于江苏的诗人们有不少以兔喻月的作品传世。南朝刘宋时的辞赋家谢庄有一首《月赋》,假设曹植与王粲月夜吟游,描写清丽的月夜,其中写道“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玄兔”就是传说中的月宫玉兔;南朝萧梁时的文学家刘孝绰(徐...
2023.01.20 07:33:00
-
实的“虚拟-现实”空间,形成观众、作品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动态场域,促使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韵外之致与味外之旨。线上,《祈》创造了曹植笔下的洛神在水下翩翩起舞的唯美画面,《唐宫夜宴》根据安阳张盛墓出土的乐舞俑再现隋代歌舞的生动场景,《只此青绿》传达青绿山水杰作《千...
2023.08.23 14:19:00
-
要追溯到魏晋时期。那个时代的思想与文化艺术展现出了极其自由与丰富的一面,我们熟知的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的画,以及嵇康的广陵散,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的诗,刘勰的文艺理论等便是其中的代表。而朱砂印泥在书画中的结合运用也逐渐发展成了印泥文化,并在不断改进中形成...
2023.05.15 16:50:00
-
一、背景意义
三国曹魏文学家曹植在《洛神赋》中提及:“皓齿内鲜,明眸善睐”。成语“明眸皓齿”,便是指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这一词语历来被称为美的一种标志,健康的一面镜子。如今,“明眸皓齿”健康工程已成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重...
2025.03.21 14:3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