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7条,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教授,从而成为我国第一位书法教授。   尉天池书法理论研究成果的鲜明特色是学养丰富、见解深刻、论述精辟、会通实践。这在他关于书法本体论、书法教育论、书法教法论、书法创作论、古今书法评论等方面的论文及著作、编著中均有体现。这鲜明特色的发端是其28岁撰成的处女作《书法基...
    2020.01.15 08:47:00
  2. 活动过程中再生产出使它们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布尔迪厄和吉登斯实践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用实践脉络把社会科学重新转向了“主客一体”的本体论基础,从而准确地触及了社会行动既具制约性又具能动性的特点。虽然有学者认为以布尔迪厄和吉登斯为代表的第一代实践理论,对于个体行动者...
    2021.08.17 08:46:00
  3. 体概念、思想,还致力于不断扩展媒介学认识不同领域问题的眼光,并且力图全面把握媒介学分析文化传承和思想传递的独特方法。 (一)媒介本体论:“物质性转向”与“技术决定论”的重奏 媒介学的本体论研究回应了如何认识媒介,如何理解媒介物、中介行为、传递装置的内生关系,以及思...
    2023.12.14 10:48:00
  4. 揭示其差异和特色。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中西方的辩论传统可谓各有特色,如胡百精所言,虽然中国式辩论“短于认识论上的思辨致知,但却长于本体论上的终极追问和现世生活中修己安人的道德安排”。中国的传统辩论长于文法,注重结果的“和”,讲究的是“论道”的过程。以“治”为目标导...
    2023.11.14 10:45:00
  5. 学院教授、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胡翼青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翼青在《媒介本体论与媒介理论的发展趋势》报告中提出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并从“媒介理论的兴起与媒介本体论的崛起”“三种媒介本体论”“媒介本体论的意义与贫...
    2023.11.26 10:02:00
  6. 编者按:数据化浪潮的发展使得媒介以基础设施的姿态渗透进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在本体论意义上变得“中介化”。当一切变得中介化时,对于社会学的经典命题——“人类如何建构社会世界”的回答自然需要重新调整。何秋红副教授和陈新毅研究助理在《传媒观察》2024年第3期刊文,认为尼克...
    2024.04.09 12:14:00
  7. 上,它也能复制心智。进一步而言,心智上传的理念与超人类主义的哲学旨趣颇为相同。在超人类主义者看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于颠覆传统哲学本体论的主体与客体单调二元论是一种必然的路径,在他们眼里人类的后代将摆脱硅基生命的物理身体限制,将意识/意志以数字化模式上传到计算机上从...
    2024.04.30 10:54:00
  8. 要彻底重构的问题。作为一门回应社会应用的社会科学,我们需要对其加以重新审视。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国际传播本体的模糊和不确定性问题。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学问,简单地说,需要回答国际传播究竟是什么?国际传播如何确立自身的价值与合法性? 一、寻找国际传播的本体:传播与共通的...
    2024.07.09 09:49:00
  9. 结的,无论是人创造工具还是技术控制人的腐朽立场都应该摒弃。人与技术之间始终存在着最为原始和根本的耦合,新技术只会更强调它是人类的本体论条件,二者共同进化。“最终来说,人类与机器的共同发展为媒介理论划定了界限,媒介理论将不得不认识到这一点。” 从元媒介到原媒介:人人...
    2024.09.03 10:28:00
  10. 间与媒介时间的差异所在。首先,在数字时间的前馈循环中,“感知”与“意识”处于持久的断裂之中。所有的技术感知总是“先于”——并且在本体论上“出离于”——我们的意识进程,并且以一种“未来导向”的方式预设和塑造未来的意识运作。其次,前馈循环要求我们需要“在缺乏任何预先...
    2024.11.07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