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的基础上,将高淳跳五猖、溧水跳当当、骆山大龙等非遗民俗邀请到明故宫进行现场表演和观众互动,情境式讲述民俗故事。让着古装服饰的“朱元璋”和“马皇后”定时“出巡”,给现场市民派发春联和福字。现场还将设立文创非遗作品展示专区,展示非遗文化和现代文创作品。“我们的节日...
2020.01.09 10:22:00
-
扣优惠或者领取奖品。禄口皮草城冬季购物节,将成为跨年迎新的一种时尚style。
精于技艺 传承中国非遗文化精粹
600多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道“集天下工匠于江宁”的圣旨,使禄口成为中国皮草业最为发达、皮草设计制作水平最高的地方,南京禄口成为了中国江南皮毛文化形成、延...
2022.12.28 13:35:00
-
有银火花树之观,然皆剪纸为之。若彩帛灯,则在评事街迤南一带。五光十色,尤为冠绝。”
那笪桥为何能成为昔日金陵灯市的“主场”?当年朱元璋“集天下工匠于江宁”,评事街一带成为工商重地,出现了一批以行业为主的手工作坊群落,后统称“明代十八坊”。刘媛之表示,当年扎灯艺人...
2020.09.22 18:07:00
-
司机不断打着方向盘修正方向,几乎没有200米以上的直道。对于一座大堤,这种情形较为罕见。
在当地走访,记者听到这样一个传说:明朝初年朱元璋为治理淮河水灾,派刘伯温在洪泽湖东岸修筑大堤。堤坝怎样才能固若金汤?刘伯温调集上千艘民船,在湖面上撒稻壳。稻壳随风飘移,在湖东岸...
2020.11.08 06:36:00
-
市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通过340件(套)明代精品文物,讲述600年前从南京到北京的故事。
从1420到2020,永乐迁都北京600年
1368年,太祖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开启了统一的大明王朝;1420年,永乐皇帝下诏迁都,北京作为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地位延续至今。从1420到2020,值永乐迁都...
2020.12.19 08:39:00
-
华门之尊》和《中华门之光》,共12个故事。剧中,现代文明化身“小元宝”,历史文明幻化为守城人、风者、雨者、文者和武者,以及历史人物朱元璋、沈万三和刘伯温,通过一言一语、一问一答、一演一唱一舞的形式,将中华门的建成、曲折、坚守、蜕变和活化重生娓娓道来。
现代科技讲述...
2021.02.11 07:41:00
-
地。元代的“路”是仅次于“行省”的行政单位,相当于明清的“府”。总管府则是当时管理地方司法民政事务兼管劝农事的行政机关。
元末,朱元璋攻占南京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明代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共8个县。今天南京市的主城区及部...
2021.02.19 08:49:00
-
祖孙三代人,他们烧砖技艺精湛,汤丙、汤满父子俩先后参加了凤阳城、南京城的筑城,历尽艰辛,汤满因为烧出质地坚硬的 " 白玉砖 ",受到朱元璋的嘉奖。
关于南京城墙的很多传说,都被作者巧妙地织进小说的画卷中。小说中的人物汤和七、汤丙、汤满、铁柱、李黑、刘顺一、黄牛四 ……...
2021.03.29 12:29:00
-
德、怀来、赤峰、甘肃、青海、澳门等80余个外景地拍摄纪实内容,从紫禁城走出去,再回到紫禁城的多维度表达。
开篇摄制组就来到南京,从朱元璋决心迁都说起,感受600年前,紫禁城最初诞生的模样。明王朝建立之初,唯一能与之抗衡的,便是曾经称霸世界的蒙古军队,也就是曾经的元朝统...
2021.11.08 07:54:00
-
“建昌府新城县”的铭文城砖。为加强对砖窑遗址的保护、展示和研究,这座砖窑成为馆内最大的展品。
公元1366年,也就是明朝建立之前2年,朱元璋下达“筑城令”,大量城砖、石材、木材从各地源源不断汇集到南京,最终筑成包括皇城、宫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的明城墙。而我们常说的明...
2021.12.24 0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