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们列举总结了新闻报道要以内容为王、追求质量、要走“心”不要走“形”等12条忠告。
报告会让与会同行深感受益匪浅。徐报集团团委书记林雪说:“听了郑老师的讲座,数次落泪,而擦干眼泪后眼神也更加坚定,更加清楚身为记者要努力增强‘四力’,成为新时代的参与者、见证者、记录...
2020.05.12 10:37:00
-
从业人员已达10万余人,零售门店4万余家,遍布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67家,年销售额占全国坚果炒货行业销售额的15%,约400亿元,成为三只松鼠、来伊份等行业巨头的产品供应商,真正实现了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老百姓的日子也越炒越红火。
记者 林雪
...
2022.02.16 09:08:00
-
新宁家园新面貌。本报记者 林雪 摄
本报记者 林雪
搬进楼房,村民变居民,种地也可务工,农民生活变城市生活。搬到新小区,不仅仅是生活条件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邳州新河镇新宁家园,71岁的王克华忙着装修新房,橱柜的板材刚刚运到,他指挥工人将橱柜板材搬到家...
2022.02.22 09:14:00
-
▲大棚里的小番茄好像一盏盏灯笼。
▲辛勤工作的比利时熊蜂。
本报记者 刘霄宇 摄
本报记者 林雪
“嗡嗡嗡”……
邳州市岔河镇马家村的一处温室大棚里,绿色的藤蔓、黄色的花朵、映衬着红艳艳的果实,到处可见飞舞的小蜜蜂在黄色的小番茄花蕊间穿梭不停。
这些蜜蜂来头不小,他们...
2022.03.16 09:45:00
-
的胡寨镇人大主席孙晓晴说,这还不包括稻米和莲藕创造的价值。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我们只有围绕产业发展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产业才能不断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充沛的动力源泉。
记者 林雪 李梦虎 蒋新会 刘作霖 季芳 骆耀明 胡明慧
...
2022.03.21 13:22:00
-
时洪志说。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3月22日,邳州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召开,动员全市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招商工作,强化要素服务保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线上招商力度,不断招引项目资源,确保项目落地。(记者 张德鹤 林雪)
...
2022.03.24 10:11:00
-
建立农业农村、商务、交通和各镇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点对点”保障运输绿色通道,为重要农产品运输车辆办理通行证;依托既有物流园区、港口码头,在高速口周边规划布局物资中转调运站,落实“人物同防”,有力保证农事不耽搁、供应不断档、产品不滞销。
记者 张德鹤 林雪
...
2022.04.15 14:30:00
-
本报记者 张德鹤 林雪
编者按 邳州锚定“徐州当排头、全省争先进,奋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产业强市”目标定位,以党建为引领,强作风、抓项目、提质效、惠民生,全市干群众志成城,奋力拼搏、勇夺徐州市2021年度综合考核县(市)区、功能区第一。
“徐州第一”,邳州为什么能?背后又蕴...
2022.04.26 14:39:00
-
型,用忠诚担当的高度、大抓产业的力度、提质增效的深度、富民惠民的温度,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时代答卷。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8.22亿元,跃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36位、全国工业百强县第29位,位居徐州市综合考核县(市)区、功能区第一。(记者 张德鹤 林雪)
...
2022.05.11 08:56:00
-
本报记者 林雪
“老乡,今年大蒜产量如何?”
“好着呢,亩产鲜蒜3500斤左右。”
5月20日,邳州市赵墩镇寨河村,正在收蒜的种蒜大户金茂祥,欣喜地向记者扬了扬手中刚刚起出来的大蒜,“今年红蒜的品质特别好,一亩地一半以上的蒜都能达到特级水平。”金茂祥喜出望外,“我家今年种...
2022.05.22 09: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