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她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一个个辉煌瞬间: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1966年10月,“两弹结合”试验,核弹头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成功爆炸;1980年5月,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腾空而起.……“与这些伟业相比,我们个人所经受的这些苦难是何等渺小!”王文琴感慨地说。
她给...
2020.10.27 07:22:00
-
锁时,带领团队在戈壁滩的帐篷里用算盘和草稿纸日夜推演,攻克氢弹原理关键难题的难忘经历。他说,70年前,我们的前辈在荒漠中竖起第一个核试验塔架,今天新一代清华人正在探索未知,变的是一代一代人的面孔,不变的是刻在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基因,希望大家以“君子”之名,续写科学报...
2025.04.14 14:30:00
-
站机组最大净扬程约295米。承载重任的江苏国信溧阳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经过反复研讨,在国内率先提出开展抽水蓄能机组模型“同台对比复核试验”。
历经3年多,他们选到了综合性能最优转轮。
溧阳电站初期蓄水需依靠施工供水系统从沙河水库抽水,从节省初期蓄水成本和有利于...
2017.10.12 08:52:00
-
迄今已陆续发展出长空系列大型高亚音速无人机细分型号近10种,累计生产交付约500架。长空系列大型高亚音速无人机主要遂行高端靶标模拟、核试验取样以及电子对抗作战等多种任务,半个世纪以来为我国军用无人机装备及技术发展、新型防空武器系统研制及鉴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是南航无人...
2021.03.03 10:30:00
-
领导干部的楷模。
抚摸着沉甸甸的纪念章,76岁的张志明坦言,感到非常光荣!他于196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4年军旅生涯默默无闻从事着核试验对通信影响的研究工作。他说:“我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经历和见证着党领导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
2021.06.24 17:05:00
-
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
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
2018年11月,程开甲院士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
19...
2019.02.20 08:40:00
-
余名,其中军转干部接近6000人,退役士兵、复原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17000多人。参加活动的50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中,有参加过作战、核试验退役人员,有残疾军人、烈士遗属,也有原工程兵、铁道兵、炮兵及边海防等部队退役人员。
据介绍,截至目前,苏州轨道交通集团相关已接...
2019.07.31 16:46:00
-
建议人选,28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程开甲是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先后参与和主持首次原子弹、氢弹试验,以及“两弹”结合飞行试验等多次核试验,为建立中国特色核试验科学技术体...
2019.08.28 09:37:00
-
家乡人民能够了解当年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为推进新中国国防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回顾由周总理亲自挂帅,老一辈革命家们一批接一批奔赴核试验第一线,带领科技工作者通过几十年努力开创“两弹一星”科技伟业的不朽功勋。现在,天宫、北斗、航空母舰等国防高科技项目迅猛发展起来,...
2018.07.30 11:19:00
-
家乡人民能够了解当年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为推进新中国国防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回顾由周总理亲自挂帅,老一辈革命家们一批接一批奔赴核试验第一线,带领科技工作者通过几十年努力开创“两弹一星”科技伟业的不朽功勋。现在,天宫、北斗、航空母舰等国防高科技项目迅猛发展起来,...
2018.07.30 1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