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条,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76.6公斤。 二 从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向北百余公里,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城头山古文化遗址。遗址内发掘出了距今约6500年的水稻田和人工栽培稻,以及水坑和水沟等原始灌溉系统。穿越时光,饭稻羹鱼的传统仍在延续,而耕作方式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0月23日,谢家铺镇万亩高产...
    2024.12.03 09:50:00
  2. 米,由下而上依次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存,另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存。这一地层以中国最早发现有灌溉系统古稻田,出土了人工栽培稻炭化稻而闻名世界,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代表。“草鞋山遗址涉及3000年左右的历史,内涵非常丰富,所以其整体的保护规划不好一蹴...
    2017.03.18 09:22:00
  3. 加工精美的陶器、玉石器、骨角器等各类文化遗物2000余件。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发现了4000多粒7000年至5000年之间的炭化稻米,且鉴定为人工栽培稻,其数量之多、颗粒之完整为全国罕见。   核心区发现崧泽文化广场遗存   为配合龙虬庄遗址公园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16年9月...
    2018.09.03 09:44:00
  4. 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及南师大生命科学院来戴庄村调查时发现,在夏季稻田能找到10纲31目127种动物,而邻村常规栽培稻田却只找到20种。戴庄村采用培育生物多样性以及健康栽培和饲养方法,着力修复、保护农业生态系统。赵亚夫谈及戴庄村的绿色发展信心满满:“提...
    2018.10.27 07:11:00
  5. 下河区域的高邮龙虬庄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距今6600—5500年的稻作遗存,出土的炭化稻粒上首次发现了无芒、非落粒性、大粒化等一系列的栽培稻性状。考古学家第一次在炭化稻中成功提取了古稻DNA片段,第一次通过植物蛋白石的数量推算水稻地上部干物重和稻谷产量,展现了我国农业由野...
    2023.05.05 14: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