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而吟诵则是他自幼练就的基本功。1938年,郭广伟小学毕业时,拒绝上日伪学校,转到私塾读书,拜在徐鸿玑老师门下。徐鸿玑国学功底深厚,是桐城派的再传弟子。在跟随徐鸿玑先生学习的两年间,郭广伟接触并爱上了吟诵,吟诵为他打开了理解古典诗文深层内涵的窗口,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再...
2017.05.26 10:58:00
-
石线表现花及浓而不浊的墨色,烘托出青山绿水的明洁意境,呈现出清新俊逸、朴秀多姿的个人面貌。更重要的是,其画作文人风味浓郁,不愧为桐城派散文创始人方苞之后,家传渊博。王源认为方苞之文为“宋以后无此清深峻洁文心”。
方少民七岁拜在钱松嵒门下,四年跟随,打下了...
2018.09.06 16:16:00
-
的忠祠
方苞祖籍是安徽桐城人,出生在江宁府六合县(今南京六合区)。方家祖上世代读书为官,因避战乱寓居江宁。“教忠祠”是清代“桐城派”创始人方苞所建,不同于其他祠堂,“教忠祠”内没有神像,也没有牌位,而是与书院类似的格局,有供休息的清静厢房,也有谈经论道的场所...
2019.04.04 19:32:00
-
的忠祠
方苞祖籍是安徽桐城人,出生在江宁府六合县(今南京六合区)。方家祖上世代读书为官,因避战乱寓居江宁。“教忠祠”是清代“桐城派”创始人方苞所建,不同于其他祠堂,“教忠祠”内没有神像,也没有牌位,而是与书院类似的格局,有供休息的清静厢房,也有谈经论道的场所。...
2019.04.05 18:17:00
-
知府吴秀浚城河,积土成岭,上植梅花而成梅花岭。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扬州府同知刘重选与大盐商马日绾之子在原址恢复梅花书院,著名桐城派文学家姚鼐应聘到此任掌院,盐运史朱孝纯亦任教于此。嘉庆年见著名皖派学者洪梧也曾经任掌院。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梅花书院与扬州另一...
2019.09.30 13:49:00
-
与俚俗;袁宏道任吴县县令时深受苏州地区商潮影响,大胆树起“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旗帜,将晚明文学解放思想推向高潮;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提出“义理、考据、辞章”的文学主张,则是受到了以贾名儒行、仁心爱人、诚信处世、廉介守节为内核的徽商精神的影响。这一时期商贾与文人...
2018.12.05 22:15:00
-
性灵与俚俗;袁宏道任吴县县令时深受苏州地区商潮影响,大胆树起“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旗帜,将晚明文学解放思想推向高潮;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提出“义理、考据、辞章”的文学主张,则是受到了以贾名儒行、仁心爱人、诚信处世、廉介守节为内核的徽商精神的影响。这一时期商贾与文人、...
2018.12.06 07:5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