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演员们的演绎以及声光电技术的加持,让不少观众沉浸于这场千年文脉的“探索之旅”。“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梁武帝让周兴嗣将一千个字编纂成《千字文》的过程。虽然从小就背过,但没想到这篇文章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呢。”来自徐州某小学四年级的宋同学告...
2024.08.22 16:25:00
-
不同的器皿,并搭配冲泡手法是雨花茶饮茶礼俗中的主要特征。
南京自古以来虽非产茶中心,但在整个中国茶叶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梁武帝时就有了“雨花茶”;“以茶代酒”“以茶养廉”的典故出自东吴的金陵;南唐中主李璟建立了“北苑茶”体系;“茶圣”陆羽踏足栖霞山留下试茶...
2022.12.12 06:59:00
-
宫玉兔;南朝萧梁时的文学家刘孝绰(徐州人)写月时用“金兔”比喻月亮:“攒柯半玉蟾,裛叶彰金兔”(《林下映月诗》);同样的写法还被梁武帝萧衍之子、梁简文帝萧纲(武进人)采用,这位文学才华出众的皇帝在《水月》中写道:“非关顾兔没,岂是桂枝浮”,“顾兔”亦作“顾菟”,...
2023.01.20 07:33:00
-
书与编校工作的机构和官名)。
徐雁介绍,南朝刘宋时期,皇家藏书达到64582卷。萧梁时期,秘书监任昉曾经在宫中文华殿陈列图书23016卷。梁武帝萧衍和他的两个儿子萧统、萧绎,都是藏书宏富的大家。萧统在东宫的藏书将近三万卷,他本人和他的文学团队,利用这批藏书编出了我国现存最早...
2023.06.16 07:11:00
-
深得文人爱戴。他去世以后,当时的著名文士王僧孺、陆倕、刘孝绰、裴子野分别撰写了颂扬萧秀的文章,四篇文章都非常精彩,令萧秀的哥哥、梁武帝萧衍难以取舍,索性决定“四碑并建”,造就了南朝陵墓建造历史上罕有的奇观。
距萧秀墓不远的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据考古调查,当年也是“...
2023.07.21 07:01:00
-
史。”南京地名协会专家王聿诚说。
据王聿诚介绍,灵谷寺最早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的开善寺,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南麓。梁天监十三年,梁武帝葬高僧宝志禅师于此,次年在墓塔前建寺,宝志是民间传说中济公的原型之一。明朝朱元璋看中这块风水宝地,选定此处修建自己的陵墓,于洪武十...
2023.08.18 07:02:00
-
中国江苏网10月8日讯 6日下午,几条短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迅速传播,视频中一些年轻人在拓印梁武帝萧衍修陵的石刻。记者从省文物部门了解到,此次事件是未经文物部门许可的盗拓,丹阳市文物部门已经报警。
南京文物爱好者邵世海告诉记者,当天中午微信网友“若耶溪”在“金陵...
2019.10.08 07:36:00
-
及部分“益心为公”志愿者共商共议相关历史街区的文物保护工作。
镇江不仅拥有璀璨的历史,还有着独一无二的自然禀赋。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就曾登临位于京口的北固山,眺望浩浩长江,挥笔书写了“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北宋王安石,也曾用“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过镇江长江沿...
2023.01.03 10:09:00
-
尼慧如诗书知交,渐生情思,却囿于身份之别,隐忍在心。几番辗转,二人于红豆树前相逢,欲诉还休之际,萧统遭受构陷,禁足问罪。慧如面见梁武帝,为证萧统清白,自溺于宫廷莲花池台。萧统获释,携《文选》寻觅慧如,悲恸之中,似见江水茫茫处,一株红豆树升腾茁发,赤如烟霞。萧统满...
2023.08.19 22: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