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条,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修禊,源于周代,为盛世之礼。”   这位市民认为,这句话不够准确,“我们最早接触‘修禊’这种说法,是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永和九年是公元353年,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修禊...
    2021.01.15 10:28:02
  2. ——就像是过去和未来紧紧连接在了一起,在时光的缝隙中看到宋代人或者说整个宋朝的精神世界。”95后观众朱涛在上海大剧院打卡原创舞剧《永和九年》首演,心中“文绉绉”的魏晋文人形象瞬间变得鲜活:“以前,我透过书法去揣度名士们的形象,但对《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游目骋怀的风...
    2024.05.31 07:04:00
  3. 作”的大论辩。   王兴之夫妇墓志为楷书体,略有隶意,呈现出由隶书向楷书过渡融合的状态。由于碑体书法与同时期的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风格迥异,上世纪60年代,郭沫若据此撰写了2万余字的《由王谢(王兴之和谢鲲)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认为《兰亭序》不是东晋时...
    2019.09.27 16:31:00

相关搜索 雍和 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