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绍光、虞育德等,都生活在秦淮河两岸。
从33岁搬到南京,到54岁去世,吴敬梓一直住着“黄金学区房”,看着一批又一批学子来到这里追求功名。20多年来,他亲眼目睹了贡院内外发生的种种,包括与科举相伴而生的社会乱象,如老师收礼、徇私舞弊的黑色产业等。
把书中的抽象符号...
2019.05.22 07:09:00
-
时,他真切感受到群众的焦虑与期盼。12年来的工作经历,让姜永峰变得更加成熟老练,更知道肩上的责任。为了这份责任,他总是默默坚守,不求功名利禄,只求无愧于心。他坚守平凡岗位,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他扎根社区,默默奉献,将和谐与安宁送到千家万户;他严于律己,宽以...
2023.11.07 10:16:00
-
易事,要经过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几个阶段,考生佩戴这些带有美好祝愿的花钱于胸前或腰际,以此求顺。此类花钱是明清江苏读书人求功名的实物见证。”
独占鳌头、蟾宫折桂
科举吉兆银饰丰富多彩
陈晓友介绍,除了花钱外,扬州地区所佩戴的科举吉兆银饰也是丰富多...
2017.06.07 09:23:00
-
的发酵、消费的刺激,成为公众普遍认可的“中国情人节”。 不过,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在古时,七夕其实跟爱情没有多大关系,它是男孩乞求功名、女孩拜织女乞求美好的日子。昨天,一场地道的七夕古礼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上演,让市民见识了七夕古礼的本来面目。
古代的七夕节,男...
2017.08.28 08: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