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水利工程
作品简介: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运河水工遗存是申遗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次讲解的主题是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水利枢纽—淮安清口枢纽,通过“束水攻沙,蓄清刷黄,避黄引淮“,解决黄河泥沙淤积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
2024.11.28 14:18:00
-
作品名称: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水利工程
作品简介: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运河水工遗存是申遗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次讲解的主题是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水利枢纽—淮安清口枢纽,通过“束水攻沙,蓄清刷黄,避黄引淮“,解决黄河泥沙淤积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
2024.11.28 14:18:00
-
大棚建设的每一步都困难重重。
项目团队先挖掉约1.5米深的冻土,打上水泥桩子,再从800多公里外的日喀则运回上千立方米的土,混入河泥和当地的羊粪,填入挖好的坑中,初步形成适合植被生长的土壤环境。为了保证棚内的温度,大棚使用了两层塑料膜,还加盖了棉被。
一个个...
2019.04.04 06:58:00
-
路。
邗宣 陈万明 曹锋 韩秋
1965年,张爱萍上将到邗江方巷人民公社方巷大队蹲点,开展社教工作。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张将军挑河泥、筑河堤、植树造林、兴办“五坊”、搞试验田。“方巷经验”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26个省市16万人次来方巷参观学习。
2015年6月,在张...
2019.11.22 07:11:00
-
河道里的清水扬洒进自家垛田里,给长势旺盛的芋头浇水。
垛田,兴化特有的农业文化遗产。1000多年前,由当地先民在湖荡沼泽地带开挖河泥堆积而成,现有6万多亩。纵横的河沟间,垛田星罗棋布,好似千万个小岛漂浮在水面之上。粮菜瓜套种,鱼虾蟹共存,四季风景如画。
今年4...
2021.08.22 11:55:00
-
为重点部位,实行沟、河、堤、田、林、路、草系统治理。采取河道疏浚、水系连通、截污纳管、岸坡整治、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等措施,减少入河泥沙,畅通河流水系,改善水源水质,美化岸坡景观,营造生态健康优美水环境。积极探索平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为全国平原地区开展水土流...
2023.07.14 18:55:00
-
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总书记对当地领导干部强调。
从汾河入黄口北望,黄河劈开晋陕峡谷,两侧的黄土高原连绵起伏,这里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来源。如今,绿意正在点染这片黄色的土地。
2022年金秋时节,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的苹果园,一片丰收景象。
习...
2023.11.27 10:18:00
-
道。
“站着,别动!”,辅警和村民隔着沟渠,急得大声呼喊,老人听到后暂时停下动作。据村民介绍,这条沟渠是从河道引进活水,沉淀河泥用来肥沃田地的虽渠中水不深,但积满了淤泥,一旦老人被河泥缠足摔倒,后果不堪设想。
“到对岸最近的路在哪?”,此时此刻,只有早一...
2023.09.21 10:45:00
-
法“挺身而出”
在水中高地垒土成垛,低处挖地为塘,垛上种庄稼,塘里养鱼虾。每到冬天,农民们便通过罱泥、扒苲等方式,把垛周边的河泥捞起来浇回垛上,为来年种植瓜果蔬菜保土增肥。淤泥清除后,环垛而行的河水又成了鱼虾的乐园。说起垛田农耕文化,兴化市千垛镇东旺村78岁的...
2022.11.07 10:11:00
-
眼远望,大大小小的垛田种满香葱、韭菜、芋头等农作物。
垛田是兴化特有的农业文化遗产。1000多年前,由当地先民在湖荡沼泽地带开挖河泥堆积而成,现有6万多亩。纵横的河沟间,垛田星罗棋布,好似千万个小岛漂浮在水面之上。粮菜瓜套种,鱼虾蟹共存,四季风景如画。2014年4月,...
2021.08.23 1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