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情形下,媒体应及时采取更正或删除等必要措施;不及时采取措施的,也构成对他人名誉的侵害。
《民法典》中规定自然人与法人、非法人均享有名誉权,但所享有的名誉权有不同侧重。自然人的名誉权主要是对个人能力、品行、作风、思想、才干等方面的社会评价,本质上...
2022.05.05 15:54:00
-
法官说法
对于网络上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三种责任:
一是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二是行政责任,即如果散布...
2023.04.14 11:02:00
-
成的微信群具有公共空间属性,公民在此类微信群中发布侮辱、诽谤、污蔑或者贬损他人的言论构成名誉权侵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公民、法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本案中,张某在微信群中发送内容,不仅...
2023.10.11 15:17:00
-
法官说法
对于网络上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三种责任:
一是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二是行政责任,即如果散...
2023.04.14 11:02:00
-
成的微信群具有公共空间属性,公民在此类微信群中发布侮辱、诽谤、污蔑或者贬损他人的言论构成名誉权侵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公民、法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本案中,张某在微信群中发送内容,不仅...
2023.10.11 15:17:00
-
站平台在收到小江投诉后第一时间删除案涉文章,已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且主观上不存在过错,故判令其不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保护公民或法人的名誉权不受他人侵犯。人民法院在认定名誉权受侵害时主要从事实、价值层面判断。从事实层面上,不应存在捏造事实的情形,同时不得涉及他人...
2023.04.12 10:45:00
-
体,诱导不明真相的网民误解、质疑司法审判工作,已经超越正当维权和举报监督的界限,其通过网络散布虚假信息,起哄闹事,从侵犯特定法官名誉权扩大到损害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的形象,挑战司法权威,在造成网络秩序严重混乱的同时,也严重扰乱现实社会公共秩序,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
2021.11.19 10:54:00
-
用抖音平台发表言论。刘某还向法庭提供了3份接处警工作登记表等证据,用以证明王某经常辱骂其家人。
如皋法院经审理认为,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本案中,刘某在其注册的抖音中发...
2021.11.15 10: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