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量参与到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提倡新闻从业者秉持着‘如何能够推动社会变好’而非‘为什么情况这么坏’的思路展开报道,从而将新闻业的合法性从单纯的呈现和批判现实向着推动人类进步的维度转变”。“这种新的形式作为传统新闻标准的补充,不再只是关注问题和创伤,而是通过提供方...
2020.11.09 10:46:00
-
达成社会共识,形成政治认同。
(一)意识形态传播。要保证政治制度与国家体制的稳定性,促进民众对党的政治认同,并将其转化为执政合法性的理念和精神基础,避免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意识形态的影响,主流媒体必须以公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以“上乘”的宣传,实现对马克思...
2020.11.23 10:12:00
-
光转至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民主社会等领域的纵深。因此,新闻媒体对非典社会史记忆的建构或再阐释,关乎社会秩序、社会发展以及政权的合法性维系。而新闻史角度下的非典媒介记忆,涉及对我国新闻界彼时在舆论引导、媒体监督等多个层面的评价阐释,同样具有丰富的记忆资源。
新冠...
2021.03.08 20:01:00
-
理论视角,亚文化的参与者不再固定依附于一个群体,群体对个体的控制力衰弱了。在后现代社会中,约定俗成的准则和规范已经丧失了它们的合法性,种种社会关系和制度的任意性被深刻地揭示出来。后亚文化学者所做的研究,突破了伯明翰学派早期在结构主义理论背景下对个人和群体关系的...
2021.06.15 09:19:00
-
对其进行限制和打压。其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掩盖国内日益严峻的经济问题的本质,转移社会矛盾,以此美化自身的政策合理性、增强自身的执政合法性。
互联网领域美国一以贯之的霸权逻辑
以安全议题为掩护,实施保护主义战略,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是美国维护其网络霸权地位的一种体现。...
2021.08.24 11:56:00
-
源优势。
商业媒体的资源短板主要在于政策层面。由于不具备新闻采访权,实际上只能是内容聚合平台而非原创媒体。商业媒体持续处于争取合法性的过程中,通常采取先做到“符合新闻伦理和法律要求”、再“以数字媒体和社交化的风格”开展新闻活动的生存方法。
资源共享中的新闻变革与...
2021.11.25 12:12:00
-
方面,多元化、去中心化的后现代主义浪潮促成了神圣与世俗、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间区隔的消解,对传统文本和话语的抵抗和颠覆拥有了合法性,“国潮”的出现解构了传统文化文本和品牌符号。
由于技术环境和市场生态的持续更迭,老字号品牌难以及时跟上消费者动向,从而走向衰落。...
2021.12.30 08:47:00
-
即到来的半个世纪里不断向系统性腐败挑战。连接社会并推动民智开启、制度清明,是新闻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新闻学作为一门学问的合法性的根基。
新闻学以新闻实践和新闻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因其社会分析和价值构设并重的“二维认识论”而保持着不竭的活力。新闻学的生命力,...
2022.03.21 13:54:00
-
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更正或者删除(第1028条)。
《民法典》在第1025条首先肯定了“为公共利益”而“影响他人名誉的”内容的合法性,日常监督报道(如披露负面事实和发表批评意见而影响相对人的社会评价)不属于侵权行为,无需承担民事责任;但例外是,捏造歪曲事实、对...
2022.05.05 15:54:00
-
行漂移,群起模仿具有高度威信、等级构造中处于上层的同类。比如,数学加入物理学元素,经济学模仿数学,人文学科引入自然科学方法自证合法性。在这种学科漂移中,一直背负着“无学焦虑”的新闻学,也漂移向图表、公式、函数,迷恋“概念持续不断的分裂繁殖和组织这些概念的无休止...
2022.05.24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