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工业烟囱,整个村子成天灰蒙蒙的。“逃离乡村”成为这里年轻人的集体选择,村里老人也无心耕作。
清退污染企业、治理河道、培肥耕地、流转农田……近10年来,马楼村人“壮士断腕”谋改变,一点一滴重塑乡村治理“新格局”,一针一线绣出乡村振兴“好风景”,村集体收入增长到270...
2022.08.04 09:50:00
-
营思路。”今年初,孙高扬来到老范村任党总支书记,他走家串户,从村庄发展实际需求入手,不断探索乡村善治的细节做法。
在老范村,土地流转之后,水蜜桃种植渐渐成为全村支柱性产业,先后有100多户村民家庭成为“种桃专业户”,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任意生长”之后,不少问题随...
2022.08.12 15:32:00
-
线购买农村产权竞价类履约保证保险,既省钱又省事,报名真方便。”种粮大户顾汪洋兴奋地告诉记者。这张保单共缴费94.5元,为顾汪洋在土地流转交易竞价过程中提供了1.89万元的履约保证,节约资金1.88万元,该保单也成为全省首张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竞价类履约保证保险保单。
顾汪洋是扬...
2022.08.21 09:32:00
-
戚领进门都觉得难为情;现在住的是栋两层小楼房,又大又敞亮!”70岁的李福新感慨,曾经靠8亩多地养活一家,现在将土地以85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了,住进了裕民新型农村社区,日子格外舒坦。
今年8月份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聚焦农村危房和老旧农房,...
2022.09.12 14:34:00
-
技术指导,协助4家家庭农场开展数字农场建设。
——绿色生态,向质量要效益。仪征市铜山镇铜山村靓月家庭农场农场主薛勇2011年开始在本村流转土地规模种植水稻小麦,种植面积最高峰达到3300亩,可是到年底一算账,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虽然没亏本,但也没怎么赢利。
“种得多不如种...
2022.09.22 10:41:00
-
立旺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每年资金一到账,都会给村民分红,每人5000元。”王永才说,即使是村里最普通家庭,现在经济条件也不错。“土地流转是1500元每亩,一户正常10亩地是有的;在附近企业上班,月工资大约4000元。再加上过去搬迁,1平方米旧房换1平方米新房,补偿款能余10多万...
2022.09.23 11:10:00
-
我的中国心》到《我和我的祖国》,每一首歌曲都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每一次抢答都唤起了党员们对初心的坚守与对旧章的回忆。
光影流转呈佳绩,岁月留痕鉴初心
一段精心制作的视频带领党员们回顾了过去一年社区的发展历程与丰硕成果。从开展商圈党建活动到做好危房解危工作,...
2025.01.20 15:21:00
-
高频业务先行先试,与江苏公安窗口、安徽公安窗口携手,首批推出“医保一件事”“新生儿一件事”等高频“一件事”服务场景,通过窗口内部流转,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路。
下一步,桥林街道将继续提升政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聚焦“小切口”制作“大文章”,推动更多创新...
2025.01.21 15:42:00
-
圩村,他正带人扒掉成排的长豆角架,准备种上新一茬抗寒型大白菜。
“我们夫妻以前在外打工。前几年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听说村里土地流转,我们又对创业感兴趣,2018年索性回村创业。”张正涛介绍,他的家庭农场共承包了40多亩地用于种植蔬菜,主打长豆角与大白菜。
张正涛积极...
2022.10.09 14:59:00
-
来农业的发展趋势肯定是机械化、智能化。”当年,他投入200万元购置大型拖拉机、插秧机、育秧机、收割机、碾米机等农机具,除了满足自己流转的300多亩地耕作需求,还为周边6个村的7000亩地提供从种到收的“一条龙”服务。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美好生活是靠自己努力干出来的。”陈...
2022.11.25 1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