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秘书长张秋云说,不仅仅是江豚要保护,长江的水生生物资源,每一种都要保护。长江鱼类有1700种,还有其它的贝类、藻类、浮游生物都要保护,在十年禁渔过程中,让长江水生生物有一个恢复期。
两届“长江江豚保护日”宣传活动都在江苏。24日第二届“长江江豚保...
2020.10.26 08:45:00
-
9%为良好,13%为中等,可以说,水生态健康状况较好。”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教授徐力刚说,技术人员共鉴定河湖浮游植物206种、浮游动物57种、着生藻类161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89种、水生植物46种、鱼类52种,部分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着生藻类和大型底栖动物种类主...
2023.05.16 15:19:00
-
79%为良好,13%为中等,水生态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教授徐力刚说,技术人员共鉴定河湖浮游植物206种、浮游动物57种、着生藻类161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89种、水生植物46种、鱼类52种,部分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着生藻类和大型底栖动物种类主...
2023.06.05 10:28:00
-
:
一是具备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可复制可推广性。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规定海洋碳汇是指红树林、盐沼、海草床、浮游植物、大型藻类、贝类等海洋生物从空气或者海水中吸收并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其中,对比红树林、大型藻类等特定区域海...
2023.06.09 17:27:00
-
这几年,随着骆马湖水域环境改善,湖区的渔业资源也得到了明显的恢复。为了保证放流苗种的成活率,此次放流地点选在湖区水草丰富的宽阔水域。此外,本次选放的花鲢都属于滤食性鱼类,可以滤食水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效改善水质和水域的生态环境。
...
2021.06.07 19:17:00
-
动物东方白鹳。黄嘴白鹭、震旦鸦雀、红隼、燕隼等珍稀动物在“钢铁森林”附近建起了自己的家园。在实验室的动态生物多样性监测屏上, “浮游藻类601种”“浮游动物361种”“鸟类120种”等数据动态更新,不断上涨。
走在徐圩新区,记者看到一辆“移动实验室”正在路上“巡逻”,车上装载...
2022.12.30 07:04:00
-
资源群落结构等仍存在不合理性,实施符合要求的增殖放流还是需要的。
放流鱼种为何多为花白鲢?他解释,花白鲢是滤食性鱼类,通过对太湖浮游生物(以藻类为主)滤食、消化和吸收,可直接降低太湖水体的蓝藻密度。再通过科学捕捞,将固定在鱼类生物体内的氮、磷元素从湖体中移出,...
2022.12.13 14:34:00
-
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介绍,中心与市政府曾于2007—2010年实施“净水渔业”,共放流花鲢、白鲢200余吨。这些鱼有滤食浮游生物、藻类等习性,被捕捞后间接从湖体带出氮13.6吨、磷3.64吨,水体总氮相比放流前下降了77%,总磷下降了48%,蠡湖从富营养状态转为中营养...
2023.03.10 15:09:00
-
资源量增高,去年仅翘嘴鲌数量占比就达17.39%,较前年增了15.42%,传递出蠡湖水环境趋好、水生动物种群结构优化的信号。
花白鲢以水中的浮游生物、藻类等为食物,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利器”。去年我市放流鲢、鳙约200万尾、近14万斤,并通过生态型捕捞从水体带出氮约2.36吨、磷...
2024.03.26 0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