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人南郊踏青图景。
晚清《点石斋画报》“白门烟景”中雨花台踏青景象。
公祭先贤忠烈,家祭祖先
中国江苏网讯 扫墓原为寒食的风俗,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祭祖扫墓成了清明的主要节俗。清及近代,清明祭扫形成定俗。
祭扫,有祭先贤、忠烈的公祭,有祭祖先宗庙...
2019.04.04 07:22:00
-
春归寒食,心驻清明。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关怀特殊群体,为烈士家属送去温暖,日前,张甸镇三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我们的节日”为依托,开展“文明清风拂清明,温情慰问暖人心”主题活动。
弘扬时代新风,践行文明祭祀。志愿者通过祭祀讲解、互动问...
2025.04.03 17:22:00
-
寒食东风御柳斜……”琅琅诵读声在社区文明实践站响起,活动最后设置了诗词朗诵和“飞花令”互动环节。孩子们在汤老师的带领下齐声吟诵《寒食》《清明》等经典诗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句句带有“春”“花”“清明”“柳”的经典...
2025.04.10 15:43:00
-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吃青团寓意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老年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苏州市相城区汤浜社区党总支联合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漕湖街道议政代表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暨“巧手做青团 浓浓节日情”主题活动,让老...
2024.04.03 14:28:00
-
市民俗专家崔月明表示,对于清明,确实有很多人存在误解。其实,清明节并不是一个悲伤的节日,现在的清明节其实包括了古代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这三个节日的习俗。
在港城,清明祭祖扫墓一般在节前一周就开始了,比较集中的是在节前的休息日,扫墓最迟也要在清明节当...
2017.04.05 10:31:00
-
还有吃青团、踏青、插柳、放风筝等民俗活动。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清明并不是一个悲伤的节日。现在的清明节其实包括了古代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这三个节日的习俗……”在海州区新海街道文明实践所内,来自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知行社的志愿者正在台上向参加活动的家长和...
2023.04.04 09:43:00
-
盛”踏青赏春户外体验等。“春之乐章”,结合春季值得纪念的节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巾帼本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清明寒食追忆先辈”等主题活动。
夏至,夏至午之半,一阴巳复生。“夏日书声”,邀请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士带领儿童到扬州市区各个特色城市书房参观...
2023.03.10 20:59:00
-
本植物,原是野生种,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马兰头有红梗和青梗两种,均可食用,药用以红梗马兰头为佳。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马...
2017.03.02 09:10:00
-
新烟。”清明节这天,诗人登上苏州阊门,满眼看到寒食节之后,田地一片荒芜,难得有几处新烟,表达了对统治者压迫农民的愤懑和痛心。
“寒食清明卖酒家,酒瓶乱插红白花”(元代龚璛《吴中寒食》),“寒食家家踏晓晴,好风吹我出重城”(宋代林歆 《吴中寒食》),这是寒食节前后,苏...
2020.04.03 09:14:00
-
青团传入南京是在明朝,随苏杭一带的移民而传来。青团适合冷食,能点画节令色调,同时又甜绵可口,越来越受到南京人的青睐。”
在古代,寒食节和清明节离得很近,后来逐渐被清明节“兼并”,青团也就成了清明时节的“节物”。小小的青团,因“美貌”和可口,让不少文人墨客倾心。...
2020.04.03 16: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