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几道闪电,随即徐州今年的第一声春雷响起,比惊蛰日提前了一天。
惊蛰与春雷常常相伴而至。据市气象台台长吕翔介绍,作为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惊蛰时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气温回升,雨水增多。也正是因为大地湿度提升,地面热气上升,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所以才出...
2018.03.05 10:11:00
-
今天(3月6日)进入“惊蛰”,“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苏城多云天气为主,无雨亦无雷。苏州今天早晨天空阴沉沉的,最低气温为8.7℃,不一会儿拨云见日,阳光灿烂,气温出现了回升,到下午3时,最高气温达到了14.7℃,比昨天高了4℃多。
“惊蛰”时节,入春的进...
2019.03.06 17:05:00
-
它不像惊蛰、立夏那样有天气上的象征意义;也不像春分、冬至一样有许多习俗。芒种,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带着一些泥土气息,更多地反映农业物候现象。这个时候,不但大麦、小麦有芒作物成熟,抢收急迫,而且也是播种最忙的季节。
从天气上来说,芒种的出现,还意味着一年中雨量最多...
2017.06.05 10:34:00
-
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是一首“冬九九”歌谣。歌谣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物候现象,生动反映“九九”中的天气变化规律。“冬九九”一般从冬至那天开始,到惊蛰结束。
按照老传统,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一说,港城有...
2017.12.22 09:41:00
-
扬州网讯 “大雁南飞”是秋天标志性物候现象,但实际上,候鸟迁徙远在秋天之前就拉开了大幕。近几日,有鸟友发现,候鸟迁徙大军的“急先锋”——鹬鸟,已开始过境扬州。由此,扬州也进入观鸟好季节。继红颈瓣蹼鹬之后,鸟友再次有了新发现,罕见候鸟长嘴鹬从扬州过境(候鸟迁徙途经...
2018.08.27 14:37:00
-
青蛙、蛇、小鸟等。螳螂具有趋光性,因此夏日的夜间,在灯光下,就可能见到它们。
“螳螂生、具鸟始鸣、反舌无声。”这是芒种节气三候的物候现象。也就是说,在芒种节气,是螳螂集中出世的日子。
当然,虽然一个螳螂茧有那么多小螳螂钻出来,而且它们是天生的捕食者,但它们在出世时...
2021.05.13 14:48:00
-
来一次降水过程,但这次降水并不解渴,气温也不会出现明显下降。
本周六将迎来“芒种”节气,“芒种”又叫“忙种”。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恰巧目前也正值扬州夏收时节,田里的风吹麦浪十分好看。农民朋友们播种、下地也到了最为繁忙的时机。根据历史平均来看,“芒种”时...
2021.06.01 09:29:00
-
气温再度下降到最高20℃左右,并且贯穿周末。
芒种一过 入梅不远
昨天进入芒种节气,表示仲夏时节正式开始。芒种也是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令。“芒”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将要收割,“种”指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
同时,也意味着...
2017.06.06 08:31:00
-
学活动。
活动上,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了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和习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根据自然季节循环的规律以及气象、物候、天文等自然现象为标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阳光下孩子们共唱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2023.12.05 10:22:00
-
溪畔课堂丨‘寒意萧萧 诗意浓浓’小寒手工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首先向孩子们普及了关于小寒节气的知识点,从历史渊源、气象变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等方面具体解释了小寒节气的特征,孩子们听得是津津有味。随后,志愿者邀请孩子们朗诵描写小寒节气的古诗词,“小寒连大吕,欢...
2024.01.10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