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型”,用户不仅能够在该空间内水平移动,还可以进行纵深移动和视角转换,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全貌,并且这些物体还具备真实世界里的部分物理学特征,包括受阻、碰撞、透视关系等。李飞飞将这种具备认识和理解空间能力的AI称为“空间智能”。
对于一个成立不久的公司,以上还只是早期...
2025.01.14 15:31:00
-
的职责,也是我们作为人类保持头脑清醒的重要前提。
发展是破解焦虑的主要方式
凭借在AI方面的出色研究,杰佛里·辛顿在2024年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认为,应该加强AI监管方面的国际合作,防止AI在未来对人类生存造成“重大威胁”。对此,业内与之齐名的AI研究学者杨立昆则认为...
2025.01.15 15:38:00
-
为什么抓着浸泡液氮的小板手不会冻伤呢?”在互动体验环节中,青少年们积极提问,大学生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解答大家的疑问,让青少年们对物理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声学实验环节,志愿者们通过音叉共振现象、看得见的声音以及克拉尼图形等实验,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
2025.01.16 09:20:00
-
“大咖”作为开幕主持嘉宾,以流畅的英文表达、开阔的国际视野、锐利的科学视角,串联起“高含金量”的开幕演讲环节。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能源部前部长朱棣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曾任美国能源部部长的朱棣文,其实与江苏有着不可分割的“情感联结”。朱...
2019.10.29 20:44:00
-
放弃去往美国哈佛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的机会,动身前往瑞士,开始为期1年的博士后项目工作参与搭建STM,此项成果后来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那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时光,STM是全新的方法,非常有挑战性,没有人知道它能否成功。团队在仅1年的时间内就发表了6篇论文,取得...
2019.10.29 22:18:00
-
2019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11月2日在北京举行。获奖的50位青年科学家中,有4人来自南京,分别是: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万贤纲教授、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施勇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杨俊宴教授、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徐赵东教授。是什么令他们脱颖而出?昨天,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
2019.11.04 08:03:00
-
300万元奖金,用于各自科研。
基础科学以及前沿技术,是今年表彰的重要方向。来自南京大学的两位获奖者万贤纲、施勇的研究分属“数学物理学”、“天文和地学”领域;来自东南大学的获奖者杨俊宴、徐赵东致力于“交通建筑”领域的研究。记者 杨甜子
万贤纲:“拓扑材料基因库...
2019.11.04 08:56:00
-
岁的刘波家在上海,工作在南京,足迹遍布全国。他说:“在华为时我总说,‘我们的身后,是华为全球26个研发中心的700多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6000多名基础研究专家、6万多名工程师’,如今我还要说,‘我们的身后,是无数人拥有的炽热的中国心’。”本报记者 于...
2019.12.30 07:04:00
-
新学科的生长点。“南大以基础学科见长,上个世纪70年代末,计算机等学科从数学系分化而出,之后电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从物理学科生长而出,南京大学曾一度建有50多个一级学科,学科体量位居全国前列。”
最近几十年来,科学上的突破和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交叉学科,据学...
2020.08.17 06:45:00
-
100门思政示范课程,目前正在加快建设。”
当好“经师”,更做好“人师”
“两次被捕入狱、提出理论三次被重要科学家否定,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始终以执着的态度坚守科学精神……”在材料工程基础课上,材料学院的蔡树元老师以“故事育人”为载体,厚植工程伦理,将价值观塑造...
2020.10.20 08: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