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弹个人专场在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
春摘桃花夏弄荷,秋入枫林冬赏梅。演出在吴中区评弹团优秀青年演员马静芳、王一凡等带来的弹词开篇《苏州好风光》中拉开帷幕。张建珍、吴新伯、高博文、陆人民、马志伟等相继表演了弹词开篇《长生殿·宫怨》《张飞》、中篇...
2020.10.19 14:39:00
-
扬州网讯 (通讯员 王一凡 韩依纯 扬州发布记者 乔云)
“感谢你们每一年的到来,让我有机会、有勇气接触到山外的世界。也希望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成就不一样的人生!”今年暑假,一封神秘的邮件出现在了扬州大学阳光协会队员的邮箱里,署名为“大别山的...
2018.08.27 14:38:00
-
20万元资助。”
“科技创新不能仅仅‘躺’在论文里、实验室里,而应该努力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三农’。这也是我们一直秉持的教育理念——在产学研结合中坚持实践育人,让学生既提升科研学习能力,也重视社会服务能力。”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严长杰说。扬州网 通讯员王一凡记者乔云...
2019.12.02 13:56:00
-
通讯员王一凡记者乔云
日前,2018-201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授奖项目名单公布,以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戴其根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我国水稻主产区精确定量栽培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一等奖。
据了解,2013年以来,该技术体系连续5年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全国农业主推技...
2019.12.25 09:05:00
-
今年很多麦田旺长比较普遍,需要采取镇压、化控等措施……”近日,朱新开教授通过视频直播详细讲解今年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注意事项,并对农户进行远程指导。 朱新开教授表示,这一方式新颖有趣,能解决眼下生产技术指导欠缺的“燃眉之急”,受到农民的好评。
通讯员 王一凡 记者 乔云...
2020.02.14 09:46:00
-
案交给指导老师,然后根据方案,开始劳动耕作。“今年秋季,学生收获的是玉米、甘薯,下一步,则会播种蚕豆、油菜、豌豆等。”农学院老师王一凡介绍。
“在一次次的下田劳动中,我感受到了农业生产的不易,更明白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学生温墨童告诉记者。
任课老师李韬教授表示,...
2020.11.14 09:09:00
-
表达缅怀之情。
“袁隆平院士的事迹与精神深深地刻在了每个人记忆里,我们要学习他的科学精神,更应当学习他一生为民,躬耕田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追思会也是面向全体师生的一堂意义非凡的思政课。”扬大农学院党委副书记陆江峰说。
通讯员 赵祁楠 王一凡 记者 乔云...
2021.05.25 10:21:00
-
周勇(右)。
扬州网讯 (通讯员 王一凡 记者 乔云) 昨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江苏省共有39项通用项目和1名人选获奖,其中,单位主持完成项目12项,参与完成项目27项,1名人选获得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总数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扬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2021.11.04 09:14:00
-
术的融合研发。“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加码’,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团队指导老师、扬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刘涛表示,希望以“慧眼”为起点,通过推动农业信息化技术规模化、体系化发展,让农业从“靠天吃饭”向“知天而作”转变,让农业更“智慧”。
通讯员 王一凡 记者 乔云...
2022.03.29 10:00:00
-
贵的近距离观察学习的机会。”
人才培养需营造多元化土壤。经过20多年的不断积累和探索,扬大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已逐步构建了一个覆盖浙江天目山、安徽黄山、扬州凤凰岛等地,以亚热带陆地、湿地生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目标的全景式教学场景体系。通讯员 王一凡 记者 乔云
...
2023.11.29 1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