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代表中国的一个样本,是文学书写的重要对象。评论家杨扬指出,从茅盾的《子夜》到张爱玲的《金锁记》,从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到王安忆的《长恨歌》,逐渐塑造起上海的文学镜像。
眼下逐渐兴起的这股“记忆文学”风潮,恰恰是用笔墨描摹当代上海,聚焦于大时代中的普通人...
2017.05.14 17:54:12
-
法考察中国社会:读中国小说。鲁兰认为,好的小说可以直接传递中国社会的“鲜活画面”,比学术著作更“易读”,却也更“难懂”。陈忠实、王安忆、阎连科、姜戎、刘慈欣……鲁兰在中国作家的笔触间感知东方大国。
在鲁兰看来,近年来一些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偏颇失实,不能令人信服。他...
2024.01.23 18:48:00
-
成就的校友丁捷、何平、苏虹等纷纷回校进行专题分享,就他们的作品《追问》《批评的返场》《海上晨钟》等与学弟学妹们进行现场分享交流;王安忆、吴义勤、汪政、夏坚勇等文学大家先后来校参观指导,对学校浓郁的书香氛围和多样的读书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
位于一楼的红学馆与文学馆...
2024.03.11 09:31:00
-
学已将汉语作为第一外语授课。学术界对中国的方方面面也越来越关注。”她说。
谢梅纽克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俄文翻译工作。她是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俄文版的译者,此外还翻译过张爱玲、苏童、麦家等中国作家的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在俄罗斯一直深受欢迎。例如,《道德经》...
2024.05.17 14:36:00
-
《毛毛告状》,湖南农村的“打工妹”抱着3个多月的私生女毛毛,到上海找爸爸。男方不认孩子——“打工妹”一纸诉状将他告上法庭。小说家王安忆认为,这个纪录片以“真实”挑战了文学,推翻了文学中“很多虚伪的东西,假的东西”。如何挑战?就在于其运用了五大纪实手法。
一是空间。...
2024.07.16 11:3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