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数据的有效对接。
中山陵园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管理部门将通过对明孝陵遗产本体、自然环境、游客、保护管理工作的全方位监测,建立长效监测工作机制,提升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实现“变化可监测、风险可预报、险情可预控、保护可提前”的预防性保护管理...
2019.07.03 19:07:00
-
项共计37项监测指标,并实现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数据的有效对接。管理部门将通过对明孝陵遗产本体、自然环境、游客、保护管理工作的全方位监测,建立长效监测工作机制,提升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实现“变化可监测、风险可预报、险情可预控、保护可提前”的预防性保护管理要...
2019.07.04 09:35:00
-
增加了执法检查的频次,加大了检查力度;对于环境风险低且守法记录好的企业,则适当减少了检查频次,进一步明确监管重点,全面支撑环境监测、分析及目标管理工作。
截至目前,已将全区企业划分为A级污染源98家、B级污染源2194家、C级污染源740家、D级污染源356家、E级污染源195...
2024.11.27 13:50:00
-
的问题隐患,要及时上报,并建立销号机制,加大跟踪回访力度,形成网格安全生产闭环工作机制。加强考核奖惩力度。根据2020年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绩效监测评价办法,及时调整全区网格化工作考评办法,将网格员对违法违规“小化工”整治排查工作纳入第二、三季度网格员工作绩效考核和...
2020.06.17 06:03:00
-
联勤联防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区委政法委政治处主任张瑞同志通报网格规范达标率和群众安全感有关情况,并解读《2020年度全省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绩效监测评价办法》。
周维生同志强调,要清醒认识当前工作形势,做到思想再统一、目标再明确、重点再突出、高质量考核再聚焦,要...
2020.09.03 16:53:00
-
噪措施的监管职责,减轻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同时为消除开发商对后期无限义务的疑虑,就防噪声距离划定、道路维修养护、重点路段噪声排放监测等溯源治理工作提出建议。
收到建议后,区住建局联合生态环境、交通运输、交警等部门制定《东方大道高架噪声污染综合治理方案》,运...
2024.05.24 10:22:00
-
间宿舍正在进行修缮改造,学生返校后作为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区。
学校严格师生健康申报。精准、精确、精细做好涉疫重点地区行程师生的健康监测排查和追踪管理工作,始终坚持“日报告”“零报告”“晨午晚体温检测”制度,通过“每日健康打卡系统”,汇总掌握每位师生的动态信息和健...
2021.09.03 09:06:00
-
8个地震宏观观测点的建设确认。配合省局地震预警和速报系统项目建设,完成了市域内5个烈度速报台站地址勘选和地质资料收集。近年来,我市监测管理工作先后获得全省地震观测资料与产出第一名、台网系统运行、强震动观测记录、地下流体水位等各类奖项共20多项(次)。
震害防御方...
2017.05.12 09:08:00
-
起行”系列活动的第一站。在活动现场,市生态环境局对新型站网互动中心的配电箱、储能柜、充电桩、电动汽车、光伏等电力设施开展电磁环境监测,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专家为大家解读了电磁环境控制标准。实验证明,电力设施周围的环境指标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有力回应了网上流传...
2024.08.15 14:22:00
-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努力让良好生态和特色文化成为淮安最响亮的品牌。
着力传承历史生态文化。做好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淮安段的保护管理工作,实施大运河监测预警系统提升建设工程,实现智能化、动态化管理。加强洪泽湖大堤等重要节点保护,洪泽湖古堰景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通...
2017.03.16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