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面贴有玉璧的棺木。虽然死者连一根骨头都没有保存下来,但是棺中残存有类似金步摇的头饰,表明这是一位女性。同时,棺内还发现76枚蓝色琉璃围棋子,表明这位女性生前很可能雅好围棋。棺木放在徼道上,有点类似于把人埋在了大路上,很不寻常,但是盗墓者从玉棺中扯出了玉席,这件...
2021.04.14 06:30:00
-
一到冬天,各地的网友总是翘首期待故宫的初雪。11月6日晚开始北京就迎来今冬第一场降雪,漫天雪花飞舞,将紫禁城的历史感拉满,红墙白雪琉璃瓦,一眼便倾心。11月7日,故宫雪景大片也迅速登上热搜。国人为何对故宫美景念念不忘,一部纪录片《紫禁城》告诉你。明故宫、南京宝船厂遗...
2021.11.08 07:54:00
-
上看到什么?每个人对于遗址都有自己的理解。五一假期,走进大报恩寺遗址景区,游客们有机会用行为艺术的方式,共同完成超巨型的大报恩寺琉璃塔画作重构。据了解,这次重构大报恩塔,采用的是目前流行的Tufting(簇绒),又叫戳戳秀,艺术家将在现场用簇绒枪引导游客在画布上创作,...
2022.05.01 00:03:00
-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入选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寺墩遗址的玉琮玉璧、新沂花厅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猪形灰陶罐、无锡鸿山邱承墩墓出土的战国琉璃釉盘蛇玲珑球、金坛三星村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陶杯、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的错金铜虎……本次展览上选取了这20多次考古发掘的代表性出土文物进行...
2023.11.10 07:20:00
-
京新年俗。景区内还设置有郑和NPC,与游客互动发放五谷种子,传递幸福和希望。大年初五,福运降临,演员着“财神”服饰巡游,为游客带来“特别惊喜”。春节假期游客们还可以来景区内博物馆“寻龙”。在“国家宝藏”琉璃拱门上,左右对称龙的形象,彰显着琉璃烧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2024.02.09 08:56:00
-
煎法”,每个盐场设置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各场灶户,领受盘铁,聚团煎烧,不许越离出外私煎”。
后北团遗址还出土了瓷器、陶器、琉璃器、铜器和骨器等小件器物共200多件,其中瓷器数量最多。出土的瓷碗等生活用具,大多制作粗糙,基本都是百姓的日常所用之物,与当时的普通...
2024.03.15 06:59:00
-
近日,淮安市花庄墓地考古公布发掘成果,发现100多座明代墓葬,随葬品丰富多样,包括陶罐、青瓷碗、金银饰件、琉璃珠饰、铜钱、香炉、砚台等,为研究明代淮安卫所制度沿革、漕运制度、钱币制度等方面提供了新的佐证。
花庄墓地位于淮安市淮安区山阳街道花庄村,据《光绪淮安府志》...
2024.04.12 07:01:00
-
敬佩。
自发成为国潮的追随者和传播者,体现着这一代年轻人的国家认同和文化归属。汉服设计师刘雯悦曾尝试将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明代龙纹琉璃瓦上的造型元素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不知为什么,刚看到这件流落在国外的文物,我就有了一股强烈的感觉,顿时笔下生风,于是这条马面裙就...
2024.05.31 07:04:00
-
为常见。蛇的图腾崇拜,是中国远古图腾崇拜中起源最早、分布最广的一种动物崇拜,至今仍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广为流行。
鸿山遗址出土的琉璃釉盘蛇玲珑陶球形器,由八条盘蛇构成,是我国最早的琉璃陶胎器。总体呈球形,中间镂空,整个球身由盘曲的八条蛇互相交叉缠绕组成,有的蛇用...
2023.05.12 06:59:00
-
陈洁) 数字技术正在赋能文化传承。6月10日是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曾经在央视《国家宝藏》第一季压轴登场的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引领下完美“重生”。
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是约翰·尼霍夫《中国出使记》里“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是安徒生童话...
2023.06.12 0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