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7条,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可看视频   如果你在搜索栏打上“邢立达”这个名字,立刻会被喷涌而出的标签吞没。“网红科学家”、“恐龙科普第一人”、“首个发现琥珀中的恐龙化石的人”……然而,这位古生物科学家在粉丝眼里是:著名的“嘤嘤怪”,日均发段子(微博)十几条,想到恐龙你就想到了他,线上粉...
    2019.09.09 08:16:00
  2. 领域。南京古生物专家有3项成果成功入选。   南京入选的3项成果分别为:《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解密最古老树木的生长模式和缅甸琥珀中隐翅虫化石揭示白垩纪蘑菇多样性及最早的社会性寄生。   其中,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院士主编、来自10家单位的二十...
    2018.02.22 09:39:00
  3. 一块1亿多年前缅甸的飘翅目昆虫琥珀还发现,融合型鳞片是最原始的类型,打破了“先前经典的发育生物学理论认为镂空型鳞片是最原始状态”的观点。本次研究也证实了纳米级的光学结构可以保存在中生代的琥珀、压痕以及印模化石标本中,为复原远古动物和植物的结构色打开了新的窗口。...
    2018.04.12 07:11:00
  4. 高原,如今高山绵延、气候干燥。最近研究却揭秘了这片神秘高原的“另一副面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近期首次报道了西藏产的琥珀化石,研究表明4000万年前的西藏中部曾存在一片巨大的“热带雨林”。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
    2018.10.19 09:01:00
  5. 到曾经生活在4亿年前的中国工蕨,曾经繁盛于大约两亿六千万多年前的大羽羊齿,曾经生长于水中的早期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以及被凝固于琥珀中的花化石“静子花”。   除此之外,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还展示了长达12米、茎粗80公分左右的硅化木,该硅化木树干部分保存完整,树皮、...
    2019.03.21 14:51:00
  6. 蕨,曾经繁盛于大约两亿六千万年前的大羽羊齿,曾经盛开于一亿七千万年前的南京花,曾经生长于水中的早期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以及被凝固于琥珀中的花化石“静子花”等等。这些珍贵标本展现了植物演化漫长历史中,从蕨类植物的孢子到被子植物的花的众多关键环节。这些标本被称为“模式...
    2019.03.22 09:44:00
  7. 花粉。此外,这只花蚤口器的下颚须末节膨大,用于收集和取食花粉颗粒。   发现花蚤藏的60多粒花粉颗粒   “传粉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而琥珀化石保存的是静态的。”南京古生物所王博研究员解释说,要在化石中证明授粉行为,要满足几个条件:第一,它的身材适合在花丛间穿梭;第二,它...
    2019.11.12 09:07:00
  8. 成果。南京入选的5项成果分别是1.3亿年前羽毛角蛋白的发现使古生物色彩复原更加可信、华北发现距今15.6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白垩纪琥珀中发现系列昆虫伪装行为及最原始蚂蚁社会化起源、瓮安生物群中发现盘状卵裂动物胚胎化石和辽西发现最早的银杏植物木材化石...
    2017.03.23 10:00:00
  9. 》上。   蔡晨阳介绍,专家对这种入侵者称为螱客。经过对1万多块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的检索,他们发现了两块分别含有4到5个毛螱隐翅虫化石琥珀,并基本将其确定为侏罗纪时代的螱客,螱客化石记录自此向前推了约8000万年。   古代的螱客分为两种,一种是防御型,身体头部和附...
    2017.04.14 09:10:00
  10. 领域。南京古生物专家有3项成果成功入选。   南京入选的3项成果分别为:《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解密最古老树木的生长模式和缅甸琥珀中隐翅虫化石揭示白垩纪蘑菇多样性及最早的社会性寄生。   其中,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院士主编、来自10家单位的二十...
    2018.02.22 08: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