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当然,要想解决彻底脱贫的问题,靠这些远远不够,关键还得靠发展对路子的产业。
陈集村的山地丘陵多是沙土,存不住水,但适宜种植甘薯,当地有一定的甘薯种植传统和基础, 徐福国和岚山镇党委政府积极联系徐州市农科院,决定发展甘薯种植产业。很快,陈集村流转了100亩土地,...
2020.04.13 06:45:00
-
中国江苏网讯 李洪民走得很突然。追忆这位年仅58岁,把毕生精力投入甘薯研究的农业科学家,李洪民的同事多次提及两辆车:一辆老旧夏利轿车,一辆自行车。
黄色草帽,装有铁丝、胶带、螺丝刀的蓝色提篮,泛黄白褂,旧自行车,这是李洪民几十年来的标配。早上7点半,他的旧车总会准时...
2020.07.08 06:44:00
-
岚山镇农业公司副总经理杨志告诉记者,“我们镇紫薯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因为是种在九顶山生态含氧区特有的山地红砂土之中,花青素是普通甘薯的5至10倍,在长三角地区光是新鲜的紫薯每年能卖100万公斤。”
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慢城金甲水产养殖合作社的摊位上,一盒盒香辣蟹吸引不少...
2020.12.13 07:25:00
-
产量、稳政策、增效益。落实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战略,实施稳产保供强基工程,突出优质稻麦产业发展,稳定水稻、小麦种植面积,发展玉米、甘薯、大豆等旱杂粮面积,积极争取黄淮地区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落实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稻谷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
2021.10.27 15:45:00
-
品种4个,29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李强,男,汉族,1971年6月出生,民革,博士研究生,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所长,研究员。
该同志牵头完成“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国家甘薯改良中心二期建设项目”“甘...
2025.03.06 09:05:00
-
了赤霉病抗性鉴定平台和抗赤霉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并结合常规育种方式育成了中感-中抗赤霉病的小麦新品种两个。
“高花青素甘薯育种材料创制”项目已筛选出高花青素材料4个;完成了紫甘薯转录组测序,发现SNP位点46959个;挖掘花青素合成了相关的C4H基因和GST基因;申...
2017.03.28 10:48:00
-
布实施。截至目前,由我市主导或参与制定的省级地方标准已达122项,其中农业105项、工业3项、服务业14项。
据了解,此次发布实施的《甘薯 徐薯28生产技术规程》《甘薯 徐紫薯3号生产技术规程》《甘薯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脱毒甘薯种薯(苗)SPCSV、SPVG、SPLCV检测技术规...
2017.09.22 10:59:00
-
中国江苏网10月10日讯 9月29日,睢宁县双沟镇园西村,100多亩脱毒甘薯种苗长势喜人,不久即可获得50万斤脱毒原种种苗,满足近万亩甘薯种植。预计两三年内,甘薯脱毒原原种种植规模扩大到1000亩,以园西村为中心,将形成从种苗到病虫害防控、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徐州甘薯...
2017.10.10 10:47:00
-
全市已建成37个以农业单品为主的国家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区,涵盖肉鸭、牛蒡、奶牛、石榴、观赏鱼、生猪等特色农产品体系,另有猕猴桃、菜用甘薯等5个示范区在建。规模和数量在全省均处于领先地位。
以点带面
县域农业质效整体跃升
1月8日,邳州港上镇前湖村的草莓交易中...
2018.01.10 10:01:00
-
中国江苏网5月15日讯 4月25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李洪民时,他正在田里指导农民种植甘薯。作为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研究员、徐州甘薯研究中心甘薯栽培研究室主任,李洪民1985年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徐州后,就与甘薯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
2018.05.15 0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