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推动南京大学集成电路、东南大学“大医科”等特色学科落地建设。推动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集聚,高质量建设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开展“研投融合”、“服投联动”等模式创新,促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江北新区转化。深化与省产业技术...
2025.01.15 15:43:00
-
“我们顺应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以及青浦区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的产业布局,计划总投资33亿元打造‘上海红豆数字经济科创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培育发展总部经济、科创服务。”红豆集团总裁特别助理包军介绍,项目于今年6月参加2022年上海全球投资...
2022.07.28 11:03:00
-
“专精特新”企业23家,自主培育A股上市企业7家、后备上市企业70家,引进各类人才10万余名,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涌现出迈为、博众、世华、微康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
迎接转型风口 加快集群发展
前不久,吴江...
2022.08.05 10:10:00
-
……
去年5月,江苏省牵头长三角联合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成立四大产业链联盟,在“一体化”中谋求“更高质量”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四大产业都是目前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各个生产环节较为成熟、内生创新动力强劲的重点领域,过去一年,长...
2022.08.11 20:39:00
-
筹力。
锚定创新、重点突破,持续壮大“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南京正着力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两大优势产业,做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大先导产业,突破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潜力产业,积极布局未来网络与通信、基因技术、类脑智能、氢能与储能等新赛道。全年新增国家制...
2022.08.12 15:31:00
-
新区原打算建化工园区,但为了深入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果断“转身”打造上海周边独具魅力的科技人文小城。如今,江畔小镇已集聚200多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企业,引进4个院士合作项目。放眼全域,已经落户海门的外来资本和项目中近80%来自上海和苏南。“上海孵化、海门转化”风景蔚然。...
2022.09.12 14:33:00
-
热烈,姜冬冬、丁志强、夏汉关、杨屹峰、费琳琳、肖晓兰、陶鑫、丁雪其等代表先后发言。大家一致赞同政府工作报告,并围绕协同推进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健全先进制造业和未来产业支持政策、推动船舶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大中小学贯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更有竞争力的农业品牌等提...
2025.01.20 21:14:00
-
计算系统节能60%以上。”苏艳娇说。
国之重器,重在应用。目前,“神威·太湖之光”已应用于航空航天、地球科学、海洋环境、气象气候、生物医药、工业制造等20多个领域,服务用户超300家,已经完成1000余项应用课题的计算任务,平均每天完成超过7000项作业任务。而在未来,“太湖之光...
2024.05.31 18:48:00
-
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各类基金共209支,总规模约2300亿元。
位于科大硅谷的星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得益于科大硅谷“基金丛林”的支持。“生物医药是一个需要长期大量投入,才能慢慢推动产品走向临床商业化的行业。在科大硅谷‘基金丛林’网络的支持下,去年底,我们自主研发的一款眼科...
2024.07.17 09:15:00
-
的洲际飞行与长途辗转,走出苏州北站的那一刻,她终于踏上心驰许久的土地。
半年后,一家名为“血霁生物”的初创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简称BioBAY)正式落户,成为全球第3家、国内第1家专注于血小板研发与产业化的生物科技公司。
彼时,细胞治疗首次写入我国产业结构...
2024.11.22 15: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