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岁以下。
饶子和院士生于南京,毕业于南京市第一中学。虽然十几岁时他就离开了家乡,但对家乡的感情非常深,作为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这些年他经常到江苏的高校、医院、省疾控中心等开设讲座或者进行学术交流,两届江苏发展大会他都欣然受邀参加。他曾经告诉记者,“这...
2019.10.29 20:44:00
-
米科技研究所所长哈罗德富克斯教授讲述了自己的科研人生。
富克斯是德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双院士”,也是国际知名的表面化学及纳米生物学学者,刚刚获得2019年中国政府友谊奖。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在扫描探针技术、自组装纳米材料、纳米生物体系等领域都取...
2019.10.29 22:18:00
-
昆士兰大学著名的育种家和田间表型专家Scott Chapman说。从学科角度上讲,植物表型研究还可以检测到传统方式检测不到的参数,推动基础生物学科的发展。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是进行作物表型检测和计数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但这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有一个显著的局限性——通常需要...
2019.10.29 22:19:00
-
例缠绕植物化石,令人惊奇的是,这两例缠绕植物化石,竟都是左旋缠绕。相关研究成果于2019年北京时间11月19日凌晨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此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植物庞贝”研究团队王军研究员、周卫明助理研究员、李丹丹博士与捷克西波西米亚博物...
2019.11.20 09:41:00
-
方面支持。“特别感谢老师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力量和指引。”赵江岳说。
iGEM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2003年创办,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大学生科学赛事。2019年全球共有包括哈佛、麻省理工、牛津、清华、北大代表队等在内的353支队伍参赛。继2017年首获金牌之后...
2019.12.02 20:05:00
-
发领域迫切需要一场变革。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吴建盛在这场变革中想到了解决方案。他在大会上介绍,通过开发新型机器学习方法来对药物靶标生物学功能注释,将开启一个更快、更便宜和更有效的药物研发时代。
地平线CTO及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院长吴强带来的“车规级AI芯片”引爆...
2019.12.10 19:31:00
-
中国江苏网12月10日讯 最近,南京仙林某高校15级生物学博士生唐盛(化名)吃不下,也睡不着。她没想到自己修改了8个多月的论文,又一次没通过盲审。“这意味着一切要翻倒重来,而半年后能否通过仍然是未知数。”不仅仅是小唐,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感受到论文关卡难过。...
2019.12.10 20:29:00
-
最近,南京仙林某高校2015级生物学博士生唐盛(化名)吃不下睡不着,她没想到自己修改了8个多月的论文,又一次没通过盲审。“这意味着一切要推倒重来,而半年后论文能否通过,仍是未知数。”
“盲审”“查重”升级
2019年初,因为翟天临事件引起的轩然大波,“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
2019.12.12 07:29:00
-
生们探讨明治维新时期和洋务运动时期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不同之处。日本历史老师讲的则是她自己太爷爷的故事,她的太爷爷是日本一名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最早在日本提倡计划生育的活动家,他热爱和平,反对战争。通过他的一生,向学生们介绍了日本发起的战争,其中包括九一八事变、卢...
2020.01.06 07:54:00
-
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习生活这本大的教科书。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有哪些历史知识呢?面对这次疫情,我们怎样用生物学的眼睛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呢?“宅”在家里,我们可以自觉承担自己的事情,如叠被子、理床铺、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可以参与家庭公...
2020.03.21 0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