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条,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肠癌高危人群做肠镜之前,都能够做分子检测、多靶点检测,虽然是有限的,但说明了病变性质。   建议8大人群关注早癌筛查   目前,大肠癌是非常明确的有预防和筛查效果的恶性肿瘤,早期治疗效果好,晚期治疗效果则相对较...
    2017.11.11 07:12:00
  2. 可以略知一二。 (智能显微镜)   智能显微镜的研发者之一、病理专家韩骁博士介绍,病理诊断对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如确定病变性质,是炎性病变还是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从而决定治疗方向,因此在业界,病理科医生也被称为“医生的医生”。正处于研发测试阶段的...
    2018.11.01 23:30:00
  3. 黏膜组织光学放大1.5~150倍的消化内镜检查方法。通过ME观察消化道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微血管及毛细血管等微细结构的改变,有利于判断黏膜病变的病理学性质,明确病变浸润范围及提高活检准确性,在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早期肿瘤诊断方面有独特优势。ME还可与色素染色、电子染色、高分辨...
    2023.08.01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