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强大。”
未来,文学之都如何描绘更加美好的发展蓝图?除了强调文学阅读的重要性,南京作家毕飞宇提示关注文学之于文学之都的本体意义,呼吁作家从语言这一“文学的本体”出发,恢复、保持语言的纯粹性:“文学语言要拒斥那些披着漂亮外衣、但其实充满假大空的‘播音腔...
2019.11.11 19:17:00
-
”他向记者讲述在创作时的心得与情感时表示,写城门春联,每一个用笔,都倾注了他彼时彼刻的情感。
说到书法创作,尉老认为,书法的本体是以自然精神与人文精神和合共振为根本特性的,而承载上述精神的笔法,既是书法本体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又是有着继承性、可变性的双重性...
2020.01.15 08:47:00
-
丝不苟,且完全遵照昆剧的规律,从不随意“将就”。他坚持昆剧必须姓“昆”的原则,淡化舞台,既不陈旧又添新意,舞台以演员为本,以昆剧的本体艺术来塑造人物。
这期间,为了巴城版的《浣纱记》,北昆和永嘉昆一再请他去,还是谢辞了。
不巧的是,2019年秋,老师不慎跌伤,做了手术...
2020.09.16 16:05:00
-
在活动过程中再生产出使它们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布尔迪厄和吉登斯实践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用实践脉络把社会科学重新转向了“主客一体”的本体论基础,从而准确地触及了社会行动既具制约性又具能动性的特点。虽然有学者认为以布尔迪厄和吉登斯为代表的第一代实践理论,对于个体行动...
2021.08.17 08:46:00
-
牌的出现是代际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之间以及国家之间博弈的产物。在消费社会与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国潮”产品的本体价值与意义被消解重构,多重文化意涵充斥其中,构筑起意识形态浸淫下的“国潮”产品神话。消费者是品牌赖以生存的前提,对此,“国潮”品...
2021.12.30 08:47:00
-
学科建制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三、研究视角:本体、认识、方法的三重并进
在国内媒介学研究由浅入深的进程中,学者们不止于解读媒介学的本体概念、思想,还致力于不断扩展媒介学认识不同领域问题的眼光,并且力图全面把握媒介学分析文化传承和思想传递的独特方法。
(一)媒介本体...
2023.12.14 10:48:00
-
:
第一,社会和媒介进程都呈现出深度的递归性。深度媒介化时代,我们的生活好像被媒介串联,这种递归性的后果是,当递归性被中断,个体的本体性安全便受到威胁。一旦媒介瘫痪,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社会基础设施本身停摆了。第二,深度媒介化对更广泛的社会秩序产生了影响。社会行动的...
2024.04.09 12:14:00
-
此背景下,把关应首先被理解为以新闻真实帮助公众与现实社会建立起有意义联系的过程。把关理论能否脱离作为“行动”的隐喻,而向社会机能的本体意义回归,直接关系到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在以Sora为“起点”的人工智能视频生成“涌现”,致使我们对外部世界可...
2024.05.07 11:22:00
-
确定性“困境”中的群体性焦虑
事实上,“人类社会已迈进了焦虑的时代。焦虑的本质是基于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之可靠性、持续性等基本信任的本体性安全体系的瓦解,本体性安全体系的崩解源于因生活之惯常秩序的消失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如果分析国内风险事件公众的焦虑心态,可以发现,...
2024.06.11 15:17:00
-
学的方式书写文学史,关注文学遭遇历史时彰显或遮蔽的独特能量。
“这里面最好的就是关于事件和本体的处理,”孟繁华说,作家作品是文学的本体,也应当是文学史的本体。过去,中国当代文学史饱受诟病的便是“文学史学化”问题,对当代事情要立马作出历史判断,但“当代文学史是我们正...
2024.07.03 0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