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李煜、张竹坡、张伯英、萧一山等乡贤名士著书立说,开宗立派,领异标新,泽被后世。尤其刘向、刘歆父子以《别录》《七略》奠定了中国目录学、中国图书馆学的根基。当代徐州籍著名学者,原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董治安,著有力作《两汉文献与两汉文学》。历时13年,主编出版...
2018.11.12 15:11:00
-
李煜、张竹坡、张伯、萧一山等历代乡贤名士著书立说,开宗立派,领异标新,各领风骚。尤其刘向、刘歆父子以《别录》《七略》奠定了中国目录学、中国图书馆学的根基。当代徐州籍著名学者,原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董治安,著有力作《两汉文献与两汉文学》,又历时13年主编出版...
2018.11.15 11:12:00
-
前朝图书、档案,陆贾著《楚汉春秋》记秦汉兴亡,刘安及宾客撰《淮南子》释诸子百家理论。彭城人刘向、刘歆父子以《别录》《七略》开中国目录学之先河,经二人辑校撰著的《战国策》《列女传》《山海经》《西京杂记》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恢弘巨作,皆为中华文化的遗珍。
自汉以后,在...
2018.12.10 15:05:00
-
传媒集团、“徐州云龙书院”微信公众号“公益讲座”栏目予以全程直播。
10月17日(星期六)上午9:30,由徐州工程学院教授薛以伟主讲《目录学的开创者——刘向的沉浮人生与文献学贡献》。讲座将讲解“刘向的显赫家世”“刘向的沉浮人生”“刘向校理古籍文献的开创之功”“刘向著述及...
2020.10.15 20:23:00
-
档案,为汉代图书馆事业奠定了基础。
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刘向曾在天禄阁整理经传诸文诗赋,为每种书编撰叙录,汇成《别录》,开创了我国目录学先河。其子刘歆子承父业,将皇家藏书加以校勘、分类、编目后写成定本,在《别录》的基础上编成《七略》,奠定了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基础。
“...
2023.07.12 10:47:00
-
瞩目。
汉代的徐州,人文荟萃。楚元王刘交以好文尚儒著称。刘交后裔刘向、刘歆父子将汉相萧何保护下的前朝史籍校订整理,奠定了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基础,在江苏文化史、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徐州印迹。
徐州的两汉文化遗产,不仅是徐州历史文化的代表,也构成了江苏历史文化的...
2023.09.22 08:59:00
-
其人其事。比如,轿厅中的俞樾油画像出自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顾曾平之手。主厅乐知堂的堂名匾额由已故著名古籍版本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上海市图书馆原馆长顾廷龙题写。厅堂中前部有一对抱柱联,内容是“曲园老人自撰联句”——“且住为佳何必园林穷胜事,集思广...
2017.06.23 09:17:00
-
作家徐迟,1924年到上海光华大学附中、持志大学附中求学,上世纪70年代末,因写陈景润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而获巨大成功。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1931年毕业于持志大学国文系,长期致力于古典文献学、版本学和目录学的研究,主编《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韦明...
2018.10.31 09:10:00
-
人(今徐州)。曾任给事中、大宗正、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任光禄大夫时,奉命在当时皇家图书馆天禄阁校阅各种经典,后写成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别录》,并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传论》等书。”
“相传有一天,刘向在天禄阁校书至深夜,当烛尽灯灭后,仍...
2021.03.19 10:27:00
-
家世清白,为官清廉,在州县当官时名声很好,在朝廷为官时十分恭谨。张攀著有《益斋文集》、《奏议》、《汉唐论》。
后世在研究“宋代目录学”时,张攀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嘉定十三年(1220年),张攀在担任秘书丞的时候,曾为南宋皇家图书馆“中兴馆”续编目录,成书《中兴馆...
2021.11.19 1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