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录进《江苏典藏志》。
现代快报:从普查,到编纂出版《江苏典藏志》,为什么要进行4重审核?
全勤:古籍的普查、目录的编纂工作,需要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之所以要对251313条古籍数据进行一审、二审、三审和终审,首先是因为,这些数据来自江苏各大系统的图书馆...
2021.04.15 06:46:00
-
成三十余帙,俾研究板本学者得实物之考镜。不第刻式具呈,即纸张墨色,亦复一目了然。其于省识古文献之用,远出《留真谱》复制之上,洵为目录学别开生面之新编。得是书者,合版本图录而观之,有明一代刻书源流,如指诸掌矣。”
但此书出版后也曾引起“破坏文物”的争议,为此藏书名家...
2021.05.14 07:30:00
-
“读书是福”
“我与书,就像‘鱼和水’”
99岁的版本目录学家沈燮元,是南京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他1955年进入南图工作,虽然已经退休三十多年,但至今依然几乎每天都准时来到这里工作。在世界读书日这天,《品读中国·南京》专题节目将镜头聚焦于这位一生读书、爱书、护书、编书...
2022.04.24 16:31:00
-
几、李煜、张竹坡、张伯英、萧一山等乡贤名士著书立说,开宗立派,领异标新,泽被后世。尤其刘向、刘歆父子以《别录》《七略》奠定了中国目录学、中国图书馆学的根基。当代徐州籍著名学者,原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董治安,著有力作《两汉文献与两汉文学》。历时13年,主编出版...
2018.11.12 15:11:00
-
李煜、张竹坡、张伯、萧一山等历代乡贤名士著书立说,开宗立派,领异标新,各领风骚。尤其刘向、刘歆父子以《别录》《七略》奠定了中国目录学、中国图书馆学的根基。当代徐州籍著名学者,原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董治安,著有力作《两汉文献与两汉文学》,又历时13年主编出版...
2018.11.15 11:12:00
-
前朝图书、档案,陆贾著《楚汉春秋》记秦汉兴亡,刘安及宾客撰《淮南子》释诸子百家理论。彭城人刘向、刘歆父子以《别录》《七略》开中国目录学之先河,经二人辑校撰著的《战国策》《列女传》《山海经》《西京杂记》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恢弘巨作,皆为中华文化的遗珍。
自汉以后,在...
2018.12.10 15:05:00
-
传媒集团、“徐州云龙书院”微信公众号“公益讲座”栏目予以全程直播。
10月17日(星期六)上午9:30,由徐州工程学院教授薛以伟主讲《目录学的开创者——刘向的沉浮人生与文献学贡献》。讲座将讲解“刘向的显赫家世”“刘向的沉浮人生”“刘向校理古籍文献的开创之功”“刘向著述及...
2020.10.15 20:23:00
-
档案,为汉代图书馆事业奠定了基础。
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刘向曾在天禄阁整理经传诸文诗赋,为每种书编撰叙录,汇成《别录》,开创了我国目录学先河。其子刘歆子承父业,将皇家藏书加以校勘、分类、编目后写成定本,在《别录》的基础上编成《七略》,奠定了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基础。
“...
2023.07.12 10:47:00
-
瞩目。
汉代的徐州,人文荟萃。楚元王刘交以好文尚儒著称。刘交后裔刘向、刘歆父子将汉相萧何保护下的前朝史籍校订整理,奠定了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基础,在江苏文化史、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徐州印迹。
徐州的两汉文化遗产,不仅是徐州历史文化的代表,也构成了江苏历史文化的...
2023.09.22 08:59:00
-
苏州唯亭顾家,其母亲潘承圭也系出名门。苏州有“贵潘”和“富潘”,潘承圭出身“贵潘”。她的兄长潘承厚、弟弟潘承弼,都是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他们的堂叔祖即晚清名臣潘祖荫,其滂喜斋藏书和所藏大克鼎、大盂鼎等,皆为后世津津乐道。
虽然出身于这样的名门世家,但顾诵芬“不...
2021.11.04 0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