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三个发展阶段。从隋唐到五代的墓葬中,兽首人身的生肖俑常有发现。其中的“子俑”,也就是鼠首人身的生肖俑嘴巴尖尖,细目小耳,或拱手直立,或正襟危坐。南京博物院“瑞福鼠——南京博物院藏鼠文物特展”和目前正在举办的扬州博物馆“子鼠迎春——扬州博物馆鼠年生肖艺术展”中...
2020.01.25 06:28:00
-
真正修筑完毕,共使用石料60多万立方米,包含石闸、减水坝、滚水坝等配套设施。在古代社会,洪泽湖大堤的长度和规模均为世界第一,使用的直立条式防浪墙坝工程技术代表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堪称古代社会的“三峡工程”。
明清两代为什么要花这么大代价修筑洪泽湖大堤?裴安年告诉记...
2020.11.08 06:36:00
-
惊喜地发现“绿踪峡谷”中隐藏着亿万年前的苔藻、蕨类桫椤等与恐龙同时代的原始植物,启迪着人们不忘生命最初的家园——大海。而一排枯亡直立、被野生藤蔓缠绕着的树阵,寓意着对植物生死命题的思辨,这个称为“绿思”的景点直叩灵魂,提醒着人们“保护自然生态责无旁贷”。
善待自...
2021.04.08 06:49:00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载誉归来。(新华社发)
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返回舱直立落地17年来第一次……4月16日,“太空出差三人组”结束半年多的“太空出差”顺利返回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创下中国航天人驻留太空最长时间纪录,空间站建造关...
2022.04.17 07:27:00
-
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市博物总馆等4家文博单位的300件(套)文物,绝大多数文物都是首次从库房走向公众。从南京直立人1号头骨化石到6000年前的三足陶鼎、有孔石斧、玉璜,从4000年前的玉饰件到战国时期的郢爰,从六朝的青瓷书刀、金指环、人面纹瓦当到明朝...
2022.05.18 08:49:00
-
安全说。
洪泽古灌区也是古代水库蓄水灌溉工程的杰作。“洪泽湖大堤石工墙使用千斤条石270多万块,蓄水规模在明代即达10亿立方米,创造了直立条式石工墙、坦坡防浪、闸坝泄洪、三合土防冲等技术,在当时是极大的创新。”袁安全娓娓道来,源自三国、唐代和清代的5条灌排河道遗存,34...
2023.11.09 06:58:00
-
擎天柱二代两个“大家伙”。尽管擎天柱二代仅通过玻璃罩展示其外观设计,但并未减弱观众驻足围观的热情。
相关负责人介绍,擎天柱二代在直立行走的基础上,行走速度提升了30%;其手指还“进化”到除了感知和触觉,可以在轻握鸡蛋和搬运重物时做到“游刃有余”。近期,擎天柱二代已...
2024.07.05 07:08:00
-
宁生结合自己50多年的精密仪器研制经验,从“立柱验震”实验开始验证。《后汉书》对张衡地动仪的内部记载是“中置都柱”,即在地动仪内部直立一根柱子,地震波来了会震倒柱子,从而触发机关,随即衔着龙珠的龙嘴张开,龙珠掉到底下的蟾蜍嘴里,人们据此判断地震发生的方位。
实验最...
2023.06.15 06:59:00
-
业专区,拜耳、科迪华、先正达等全球种业领军企业亮相。拜耳展台一种矮杆玉米引参观者驻足,“这种玉米比传统玉米矮三分之一,改善了植株直立性,提高抗风和抗倒伏能力,可以降低极端气候和大风等恶劣环境条件造成的重大作物损失。通过拜耳的智能玉米系统,推进全新种植结构,让种...
2022.11.07 10:54:00
-
头,打得老母亲鼻青脸肿、手臂淤青。但即使这样,她也从没有产生过放弃儿子的念头。
记者了解到,赵邦海不但智力欠缺,而且双腿不能直立下地走路。刚出生时,医生便告知赵龙珍和她的丈夫赵加宝,这个孩子恐怕一辈子需要人专职伺候。医生善意提醒赵龙珍夫妻必须慎重考虑,这个孩...
2019.04.16 08: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