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消除行政行为的违法状态,必要时应当对当事人的受损权益进行补偿或赔偿”,将自我纠正的责任与启动主体确定为行政机关,与传统由行政相对人启动的外力纠正程序形成区别。据此,行政机关面对自身造成的违法状态,得以主动应对、及时处理,既可减轻行政相对人寻求救济的负担,又可...
2021.09.23 11:21:00
-
按照规定着装或佩戴执法标志,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举止端庄、大方得体;接待群众和当事人热情主动、态度和蔼、礼貌待人,切实维护执法相对人的人格尊严。
四、公开透明,阳光执法。全面深化审判、检务、警务、狱务公开,依法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公安机关所有执法服务窗口...
2013.12.04 17:45:00
-
少行政纠纷和争议,日前,省司法厅建立全程说理式执法制度。
全程说理式执法,是指司法行政执法人员在受案至结案全过程中向行政管理相对人说明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事实、依据和理由的执法方式,适用于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许可、非许可类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投诉和信访案...
2013.08.28 15:23:00
-
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是受理方式多元化。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受理渠道,编制“行政复议零障碍便民手册”500册,在区信访接待中心和各镇信访接待室设立行政复议受理点,凡属于复议范围的信访事项,引导行政相对人优先依法提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与信访的良性互动机制逐步建立。 ...
2019.03.27 01:31:00
-
罚款、没收财物票据;不落实罚缴分离规定及擅自挪用或者处理没收扣押财物;拒绝、推诿对行政执法行为的投诉、举报;刁难、谩骂、殴打行政相对人;收取钱财礼物、吃拿卡要以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可以依法提出的投诉和举报。
二是规范投诉举报办理程序。《办法》规定投诉举报处...
2019.08.19 09:45:00
-
’。”市委书记陈晓东说。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中心的成立,将有效化解环境违法案件执行难。环保部门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后,如果相对人拒不执行并继续实施或者实施的环境违法行为有扩大污染或难以修复的倾向,可以申请法院采取强制保全措施,制止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送...
2018.07.06 09:39:00
-
与环节。
执法活动中,行政执法单位根据双随机工单或依据群众举报抽检了辖区内执法对象,通过依法亮证、预先告知录音录像、告知行政相对人的相关权利义务、现场抽检产品、查处违法行为、听取意见等程序,进行规范执法。监督过程中,督查组一行通过现场观察、询问执法人员,查看相...
2018.05.24 09:18:00
-
设;加强宣传,不断推广经验做法,促进城管工作严格、规范;加强执法技能培训,制定的政策措施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让行政管理相对人与执法人员的互动,不要唱独角戏,要在取得实效上做文章。
胡清华在会上作了总结讲话,表示对各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将进行认...
2016.08.23 09:59:00
-
便捷、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新要求。
该意见要求,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告知制度。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告知相对人不服行政行为的诉求方式和渠道,引导行政相对人通过复议、申诉等手段维护权益;法院在登记立案前对矛盾纠纷进行评估,提供非诉讼方式解决...
2016.05.16 17:12:00
-
考核方式及结果运用、附则五大章,共二十五条。在强化组织领导基础上,重点突出了执法普法,强调行政执法前、执法中、执法后,对行政执法相对人,要宣传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指示、引导、督促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义务,加强自律,尽可能减少违法行为发生。细化具体指标,提高考核...
2016.04.28 1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