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矶等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共同加强长江江豚、中华鲟等濒危物种的抢救性保护,开展渔业资源的人工育种、增殖放流等,促进水生生物种群资源恢复,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在加强河湖岸线保护与管理方面,双方将推进建立共治联管机制,共同推进长江干流南京段岸线清理整治工作,...
2020.01.07 11:14:00
-
通性,打通动物迁徙和鱼类洄游通道,促进物种迁徙和基因交流。
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方面,《实施意见》提出,选择重要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种群和遗传资源破碎分布点建设特殊物种保护小区或保护点。优化建设动植物园、濒危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中心、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种质资源库、...
2022.05.18 07:06:00
-
增殖放流胭脂鱼、铜鱼、长吻鮠等长江本土重点保护水生生物4万余尾。
增殖放流,即以人工方式向自然水域投放水生生物,以期促进水生生物种群资源恢复,改善水生态环境。南京江北新区从2019年末开始实施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项目,对周边居民来说,这项工程一改过去荒滩的面貌,造...
2023.11.03 21:49:00
-
中国江苏网6月6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种群资源恢复,6月6日上午,由徐州市农业农村局、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徐州市第三届放鱼节活动在美丽的云龙湖畔举行。
本届活动以“养护水生生物...
2022.06.06 16:46:00
-
规划。加快物种栖息地的恢复与保护,加强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景观的保护修复。
落实就地保护,完善迁地保护。选择重要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种群和遗传资源破碎分布点建设特殊物种保护小区或保护点。抢救复壮病危古树名木,普及应用乡土适生、适地植物,形成稳定的地带性自然植被群落...
2023.01.30 15:40:00
-
建设,高标准建设大龙湖旅游度假区,加快打造特色鲜明、人气兴旺的文化旅游产业。今年计划在大龙湖投放10万尾花鲢和白鲢,将有效促进渔业种群资源恢复,发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功能,实现“以渔护水、水清鱼丰”的生态效果,使新城区的生态环境更加美丽,城...
2024.06.06 17:59:00
-
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市重要的生态资源和生态品牌。自设立以来,保护区坚持保护优先、遵循自然规律,积极探索有效保护珍稀物种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切入点,麋鹿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取得显著成效。麋鹿数量已由1986年建区时的39头发展到现在的4556头,成为世界上麋鹿数量最多、基因库...
2018.06.08 10:31:00
-
盐城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设立以来,保护区坚持保护优先、遵循自然规律,积极探索有效保护珍稀物种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切入点,麋鹿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取得显著成效。麋鹿数量已由1986年建区时的39头发展到现在的4556头,成为世界上麋鹿数量最多、基因库...
2018.08.21 09:43:00
-
行翘嘴红鲌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开发,开展优质翘嘴红鲌、细鳞斜颌鲴、银鲴等太湖土著品种苗种繁育和夏花苗种的太湖增殖放流试验,在修复渔业种群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苏州市将继续加大技术支持和服务力度,以打造现代水产...
2023.07.03 10:26:00